正文 第13章 文體寫作(2)(3 / 3)

文章可以按時間的推移、事件的發展,寫出“我”認識的逐步變化;也可以寫不同時間、不同場合下漸次發生的事情(生活片斷),隨著一個個生活鏡頭的展現,反映出“我”對“他(她)”的了解。

小建議:寫一寫周圍使你感動和崇敬的人怎麼樣?

[訓練12]他(她)在我的記憶深處

[題解]

“他(她)”可以是“我”熟悉了解的人,也可以是“我”陌路相逢的人。“深處”是文題中的關鍵詞語,規定“記憶”特別深刻、曆久不忘的內容才能入題,也就是說“他(她)”曾經給“我”難以忘懷的深刻印象。因此,這是一首回憶同“他(她)”交往的充滿深情厚意的抒情曲。

選材時首先要考慮的是“他(她)”為什麼至今仍留在“我的記憶深處”?是什麼感動了“我”?

回憶與摯友的交往,可以擷取二三件事,表現“他(她)”待“我”的情深意厚,突出使“我”難以忘懷的情景。

回憶與陌路相逢的人的交往,要突出在特定的條件下,“他(她)”的言行給“我”的深刻印象。要注意用“我”的心理描寫和特定環境描寫,來烘托、映襯“他(她)”對“我”的情意。

文章可采用回憶往事的倒敘方法,通過某個事物或相關地點進行聯想,引出記憶中的“他(她)”。全文應以記敘為主,適當地運用抒情筆調。

[訓練13]大家都誇他(她)

[題解]

這是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誇”字,說明所寫的“他(她)”的精神、行為是值得讚揚的;而且是受到很多人(因為一個人或少數人稱不上“大家”)讚揚、誇獎的。

本文一般寫自己熟悉的人,老師、同學、父母、鄰居、親友等等。當然,也可以寫自己並不認識的人,在一個偶然的場合,“他(她)”的所作所為得到了周圍群眾的一致誇獎。但不宜寫報刊上宣傳的先進人物,因為你所“誇”的內容都是從報刊上“搬”過來的,早已為別人所熟知,純屬人雲亦雲。

“大家”為什麼“誇他(她)”,題目未作限製,因而題材是相當廣泛的,可由所寫對象的優秀品質來確定。但一篇文章隻宜突出一二個方麵,不要麵麵俱到。試想,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寫三五個方麵的優秀品質,平均每個方麵隻有百把字,能寫個體嗎?

寫法大致有兩種:一是用幾個材料,集中表現所誇對象的某種優秀品質;二是單寫一件事(要寫得完整而具體),讓參與這件事的人們都來誇“他(她)”。

[訓練14]榜樣

[題解]

榜樣,一般指值得學習的好人好事。本題宜寫那些自己應學習的人。榜樣如果是一個人,可以通過一件事或幾件事來表現他(她)的精神品質。榜樣如果是幾個人乃至一個群體,可以寫他們集體做的一件事,表現他們的精神品質;也可以分別寫他們做的好事,表現他們值得學習的地方。

作為榜樣的人,並非完美無缺,隻要他(她)或他(她)們具有無私奉獻、助人為樂、敏而好學、銳意進取、知難而進等其中一種品質,或能做到見義勇為、尊老愛幼、關心他人等某一件事,就可以作為寫作對象來歌頌。

本文屬歌頌性的記敘文,寫作時要運用滲透著感情的敘述,並恰到好處地運用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以充分表達自己的讚美、崇敬之情。

當然,榜樣也可以是使自己受到激勵、鼓舞的某種事物。寫這類榜樣,宜用擬人化的手法。

[訓練15]生活中的幾朵小浪花

[題解]

“浪花”比喻生活的小片斷、小故事。所以不要去追求重大的生活題材,而要選擇那些平凡、普通,又能給人啟迪、催人奮進的材料。“幾朵”限製了數量,不能隻寫一件事或一個鏡頭,要寫幾件事、幾個片斷。所寫的幾個片斷、幾件事要從不同的側麵表現一個明確的中心,因而它們之間是互相關聯的、有內在聯係的。

寫作時可用並列的結構,將幾件事、幾個片斷逐一展現出來,但要突出重點,不要平均使用筆墨。另一種是采取詳寫“一朵小浪花”,帶出其他“幾朵浪花”的結構形式。

“浪花”含有比喻意義,因此寫法上要有一定的抒情色彩。可在記敘中適當穿插議論、抒情;或以議論、抒情開篇,或以議論、抒情結尾,夾以議論、抒情過渡。

[訓練16]這事發生在我身邊

[題解]

“這事”規定了隻能記一件事,這件事可以是突然發生的,也可以是意料之中的很平常很普通的事。“我身邊”規定了選擇“這事”的範圍,所寫的“事”要與“我”有一定的關係,且是在“我身邊”發生的,隻要“我”的足跡所到之處,“這事”正好發生,那“這事”就可以入題。

可以寫發生在我身邊的好人好事,歌頌社會新風尚:做好事的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幾個人,乃至一群素不相識的人。做的好事,如情係災區,捐款捐物;宣傳“七不”,提倡文明;關心他人,奉獻愛心等。也可以寫一件不該發生卻發生了的事,以抨擊不良風氣,警示他人;寫這類事要鮮明地表現“我”的立場,不可以用欣賞、讚美的態度去描述。

所寫的這件事最好能“以小見大”,要選那些能“反映太陽光輝”的“一滴水”。要注意材料的安排,盡可能使文章波瀾起伏,吸引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