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時,車廂裏綻出了一個純潔的世界,人們的眼中隻有那一襲潔白連衣裙,車內無言。車子外麵依舊是明麗的陽光,但卻如初春一樣柔和,顯得七彩闌珊。
[簡評]文章精美,不著華辭麗句,在緊張的氛圍中演繹著人間的一種純潔的真情,自然而清新。更可貴的是作者能在精短的文章中融會多種描寫方法:肖像、行動、語言描寫相得益彰,直接描寫襯以側麵烘托,文章首尾的環境點染。而“無言的結局”也就在情理之中,收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三、寫作訓練
[訓練1]我童年的回憶
[題解]
“童年”限製了事件發生、發展的時間和範圍,不能脫離童年生活的環境。“我”限製了寫作的對象,隻能寫“我”童年的事。“回憶”是文章的重點,要寫的是童年令人難以忘懷的生活。
從題選材範圍較廣,但應選擇那些“我”有深切感受,至今仍能清晰憶起的生活鏡頭。如果選的是童年生活的一件事,可采用順敘的手法,也可用插敘的手法,力求寫得跌宕多姿。如果選擇的是童年生活的一組瑣事,可以一個片斷一個片斷的描述,像剪輯電影鏡頭那樣,一組畫麵一組畫麵地展示出來;也可以用小標題的形式,每個小題材下記敘一個生活片斷;還可以用日記的形式,選擇幾則日記,展示“我”童年的生活情景。寫一組瑣事特別要注意有明確的中心。
童年生活的回憶要寫出人物的童心、童趣,切忌用“我”現在的思維去代替文中兒童的語言和行為。
[訓練2]我的課餘生活
[題解]
“課餘生活”指學校課堂學習之外的生活,這就決定了要從上課時間以外的生活中取材。從課餘生活中選取自己最感興趣的、印象最深的、體會多的、有特色的典型材料。
寫作時既可詳細記敘一件事,也可以寫兩三件事,還可用一條線索串起不同的幾個生活片斷。宜突出某一方麵或某一課餘愛好。“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就易寫得具體形象,生動感人。
既然是向別人介紹自己的課餘生活,文章的記敘理應飽含感情,適當運用議論、抒情,讓讀者了解自己對生活的熱愛。
[訓練3]我的小天地
[題解]
“天地”比喻人活動的範圍,前麵冠以“小”,表明這個活動範圍不大。這個活動範圍是屬於“我”的,就要寫出“我”對“小天地”的那份獨特感受。
寫作時可抓住“我”在“小天地”中生活的一個側麵,展現“小天地”的環境及“我”在其中的喜怒哀樂。比如,突出“我”在“小天地”讀書、寫作的煩惱和喜悅,以具體的描述告訴人們:在“小天地”裏,“我”獲得了知識,感受了人生,了解著外麵的精彩世界。
文章也可以多側麵地寫出“小天地”的可愛。比如,“我”的小房間雖然隻有八平方米,可它卻是“我”的書齋,“我”的“避風港”,“我”的“遊戲房”,“我”的“音樂廳”,“我”的“手工作坊”。在這裏,“我”愉快地度過課餘生活。
[訓練4]我做過一次這樣的實驗
[題解]
本題要求敘事。記敘的內容是“我”某一次做實驗的情況。題中“這樣的”既限定了實驗的項目(某一樣實驗),也意味著這次實驗的不尋常。實驗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我”要告訴讀者的是這次實驗與平常的不同。選材時要注意這一點,不能隨意地記敘做過的任何一次實驗。
初中生做實驗,意味著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的結合,用實驗來檢驗書本知識,因此宜寫能反映自己獨特誌趣和愛好的實驗。越富有個性的實驗越能扣住題目中“這樣的”,為此可寫課外興趣小組或課外生活中所做的實驗。當然囿於生活經曆,隻在課堂上做過實驗,那就選實驗過程較為曲折的一次來寫。
寫作此題要盡量將情節安排得曲折有致,盡可能讓實驗過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同時可以用“我”的心理描寫(期望實驗成功,焦慮不安,欣喜驚奇等)來渲染氣氛。
[訓練5]我學會了××
[題解]
題中空格處應填一樣技能的名稱。“學會了”,不僅僅要寫如何學,而且要強調自己基本掌握了這種技能,是“學會了”,不是“學習”,要寫出從“不會”到“會”的過程。
生活中可學的技能很多,要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學習過程又不是一帆風順的材料。這樣,內容豐富,一波三折,可以讓人了解到“學會”的艱辛。所選寫的“技能”要有時代氣息,要能體現21世紀中學生充滿活力、勇於創新的精神風貌,切不可寫“學會了搓麻將”之類不適宜中學生的技能。
寫作時可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表現學習——學會的過程,這樣寫層次清楚,結構完整。也可以先向讀者展示學會某種技能後的成果或自豪的心情,再追敘如何學會的。這樣追本溯源,可以增強敘述效果。
“我學會”是以自豪的心情向人宣告,因此要注意將“我”在不會到會的過程中心情的變化從字裏行間流露出來,要突出“我學會了”的欣喜、興奮。
[訓練6]生活告訴我××
[題解]
“告訴”含有揭示的意思,此題要求寫生活中經曆的事或碰到的人,並由這事或人揭示出生活中的某個道理或某種情感。“告訴我”則規定揭示的道理或情感應是“我”所領會到的,而不是“我”早就獲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