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串對(流水對)。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係的對偶形式。例如: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根據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對偶分為嚴式對偶和寬式對偶。嚴式對偶要求上下兩句字數相等,詞性相對、結構相同、平厭相對、不重複用字。
寬式對偶隻要達到嚴式對偶五項要求的一部分就可以,不很嚴格。
3.對偶的結構
(1)成分對偶。例如:然而我的壞處,是在論時事不留麵子,砭錮弊常取類型,而後者尤與時宜不合。
(2)句子對偶。例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4.對偶的作用
①便於吟誦,易於記憶;②用於詩詞,有音樂美;③表意凝練,抒情酣暢。
5.對偶與對比的不同點
(1)對比的基本特點是“對立”,對偶的基本特點是“對稱”。
(2)對偶主要是從結構形式上說的,它要求結構相稱,字數相等;對比是從意義上說的,它要求意義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結構形式如何。
(3)對偶裏的“反對”(如“橫眉冷對於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就意義說是對比,就形式說是對偶,這是修辭手法的兼類現象。
六、排比
1.概念
排比是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來加強語勢,強調內容,加重感情的修辭方式。
2.排比的種類
(1)成分排比。即一個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聲……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分句排比。即一個複句的各個分句構成排比。
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誌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3)單句排比。例如:八路軍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趕下海。解放軍穿草鞋,把蔣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連穿草鞋,把香風毒霧腳下踩。
(4)複句排比。例如:如果我們能夠研製出一種類似鷹眼的搜索、觀測技術係統,就能夠擴大飛行員的視野,提高他們的視敏度。如果能研製出具有鷹眼視覺原理的“電子鷹眼”,就有可能用於控製遠程激光製導武器的發射。如果能給導彈裝上小巧的“鷹眼係統”,那麼它就可以像雄鷹一樣,自動尋找、識別、追蹤目標,做到百發百中。
3.排比的作用
①內容集中,增強氣勢;②敘事透辟,條分縷析;③節奏鮮明,長於抒情。
4.排比與對偶的區別
①對稱性與平列式。對偶是兩個語言單位,而排比是三個以上語言單位;對偶必須對稱,排比要求結構大體相似,字數要求不甚嚴格。
②排比經常以同一詞語作為彼此的揭示語,使排體互相銜接,給人以緊湊、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對偶句上下兩聯是不重字的。
③對偶以要求平反對仗為佳,排比則無此要求。
七、設問
設問是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或提出問題不需確定答案的修辭方式。設問的基本特點是“無疑而問”,設問的目的在於引人注意,啟發思考。
例如:
社會生產力有這樣巨大的發展,勞動生產率有這樣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麼?最主要的是靠科學的力量、技術的力量。
八、反問
為了加強語氣,用疑問句的形式表示確定的意思。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例如:
就說蔣築英吧,已經經過了這樣長久的考驗,難道他入黨的誌願,也一定要等到死後省委追認才能滿足麼?(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用否定方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應該注意的是,在特定情況下,下麵所說的一般原則可能不適用。比如一個人闖了紅燈。差一點出了事故。司機說了一句:“你不要命啦?”司機絕不是對這個人“要命”產生疑問,也不是以否定形式表達“你要命”,隻是一種責備罷了。所以,不可拘泥。
反問與設問的區別:
1.設問不表示肯定什麼或否定什麼;反問則明確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內容。
2.反問的作用主要是加強語氣;設問的作用主要是提出問題,引起注意,啟發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