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一江秋水恨綿綿(2 / 3)

“可以。可以。完全可以。”高智尚說。

呂民石埋怨了妻子一句:“都是你惹的!”然後慢慢把三杯酒喝幹。

高智尚盯著覃潔清,擠眉弄眼地笑。

覃潔清說:“你沒高興得太早,總有栽倒在我手裏的時候。”

郭仲書把嘴貼近石滿山的耳邊,低聲說:“今後大老爺走了。我們這一大群人還離不開這個軍師呢。”

石滿山頻頻點頭:“就是呢。太爺走了。我們這些人更要加強團結才行。”

覃潔清見他倆竊竊私語,於是說:“石總爺,你應該管教管教那狗頭軍師,他今天晚上太有些張狂了。”

石滿山說:“玩笑就不要再開下去了。我們現在來說些正經的事情。老公祖這次去朝廷赴任,是一件天大的好事,這說明皇上是看上了老公祖的才幹。能夠得到皇上器重,這確實難得。因此在下特地置薄酒以表示恭賀,並兼以餞行。祝老公祖一路順風,步步高升。但民石大哥和覃嫂子一定要與小弟爭著置辦這次晚宴。他們的理由是,沒有老公祖對他們的特別關照,就沒有他們的今天。但是沒有老公祖的特別關照和保護,我石滿山幾年前就做冤死鬼了,哪還有今天和大家共聚一起的福分。以前處處有老公祖罩著,誰也不能把我們怎麼樣。現在老公祖去京城上任了,大小事情都得靠我們自己。不過有老公祖的護佑,我們今天有這麼多唇齒相依的弟兄,和郭老前輩在一起,力量已經不可小覷。隻要我們共同捏成一隻拳頭,別人打不倒我們,我們倒可以打倒別人。請老公祖放心,我們這些人決不會辜負您的厚望。”

呂知縣說:“我對升官不升官倒不在乎,我何嚐不想和大家永遠在一起?隻是這是朝廷的命令,不能不遵。在這裏能完成我的一個心願,也離不開大家的努力。所謂紅花雖好,也需綠葉扶持。如果不是渠總爺和石總爺的各位弟兄舍生忘死,本縣的剿匪計劃能完成得那麼順利,那麼徹底?功勞大家都有一份。關於對你們職銜的任命,朝廷的批文已經下來了,今天下午我剛剛收到的。完全是按照我申奏的那樣批複的,這才是一件大喜事。現在我終於可以放心大膽地離開了。文書由呂悝帶來了,等會兒就給大家宣讀。現在我要說的最要緊的一件事,就是你們要緊緊地團結在一起,一根筷子容易折斷,十根筷子放在一起就不容易折斷。今後大小事情首先得由石總爺和渠總爺拿主意。你倆要多擔待些。好在你倆已成生死之交了,你們兩路人馬今後也就是一路人馬。高總爺從現在起就是大夥兒的軍師,而不再是渠總爺一個人的軍師。你還要好好磨練,爭取做一個諸葛亮那樣的軍師。那天你對付羅大拿就顯得很有智慧。羅大拿本來是很蔑視你們的,還想找你們的茬兒。沒想到你這位智多星借題發揮,而且發揮得很出色,反而把他給奚落了一番,使他很難堪。郭大哥年紀大了,但是能為大家出謀劃策的地方,還是要多費心神,隨時提醒大家一些應該注意的事項,畢竟你吃的鹽比別人吃的米多,過的橋比別人走的路多。興居和思富兩個年輕人,現在就沒別的吩咐了。在你們的婚禮上我已經說得很多。前麵的路要靠你們自己去走,越走的遠越好。現在令人比較放心的就是羅大拿自作自受、罪有應得,不能再來危害大家了。當然,今後會不會再遇上這種人也很難說。大家隻要思想上要有所準備,不急不躁,冷靜應對,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呂知縣說完話,就正式開席了。大家一邊飲酒,一邊閑聊,場麵好不熱鬧。一直鬧騰了整整一個時辰,因呂知縣第二天一早就要起程,不能鬧騰得太久,最後隻好還未盡興便散了筵席。

天剛蒙蒙亮,平南碼頭就有一隻大船開來停靠在那兒。這是呂知縣頭一天就派呂悝去聯係妥當的,專門前來搭載呂知縣等一行人去廣州,然後再轉乘車船北上去京城的。直到等了大半個時辰,呂知縣一行人才在衙門官員的簇擁下來到碼頭。呂知縣本來下令不許將他離開的消息向外傳播,以免打擾老百姓。但是許多商界人士和老百姓還是知道了,他們還爭相轉告,讓更多的人知道。隻一會兒時間,就有數千人雲集碼頭。

那些衙門官員和商界的頭麵人物,先先後後地和呂知縣寒暄道別。老百姓則隻是站在那些有身份的人後麵默默地流淚,眼睜睜地看著呂知縣上了大船,然後轉過身來向大家揮手告別。這時,那些沒有和呂知縣說上話的人,再也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不停地揮起手來,不停地呼喊著,紛紛表達著一種依依惜別之情。

呂知縣一邊向岸上的人群揮手,一邊兩眼在人群中搜尋著,使岸上所有人都感覺到呂知縣曾經注意到自己了。其實,呂知縣是在尋找一個他迫切需要見上一麵的人。這個人卻一直還未出現。為了和這個人見上最後一麵,他已經延遲了半個時辰出發,現在是不能再等下去了,心中不免有些焦急。隻是沒有他發話,大船也就沒有開動。

這時,岸上的人群裏突然響起了歌聲。這是縣城學宮裏一位先生在指揮幾十名童生合唱一首叫做《月亮知縣》的歌。有人說這首歌是平南第一才女呂秀玉寫的。鵬化裏的人們卻認定是黃景華在縣城衙門任吏員期間寫的。歌詞表達了瑤民對呂知縣的一片深情。歌聲響起來後,碼頭上的老百姓才安靜下來。

黃景華其實是個很有文學天賦的瑤族人。隻因青少年時期受盡了磨難,沒有機會繼續讀書深造。他現在已經是快三十歲的人了,擔任著鵬化裏裏正的重要職務,肩上的擔子很不輕鬆。今後山裏能不能長久地繁榮興旺,他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呂知縣離開前很想和他好好談一談,可是時間緊迫,沒機會見麵。昨天晚上,呂知縣聽郭仲書說,他已經派人騎馬飛奔新塱圩去通知黃景華,務必連夜趕來縣城給呂知縣送行。於是今天早晨,呂知縣特意拖延了半個時辰上船,目的就是等黃景華前來相見,以便叮囑他幾句。可是現在還不見黃景華的影子。呂知縣心想,是不是黃景華路上騎馬出了什麼問題?現在東方天空已經噴射出了一片紅光,太陽很快就要升起來了,不能再這樣繼續等下去。於是張望了一陣子,隻好轉身命令開船。那隻大船便載著他的一顆沉重的心,緩緩駛離碼頭。

原來黃景華聽到呂知縣就要離開平南去京城的消息,頓時如遭雷擊了一般,接著一顆心直往下沉。他不知道呂知縣走後,整個平南今後會是怎樣一種情形。他立刻就要騎馬前來平南縣城的,但是郭美容堅持要和他同來,而且還要去買些茶葉和土特產品送給王夫人。黃景華在縣衙任職期間,郭美容經常和王夫人在一起。王夫人比郭美容大十多歲,她們簡直就像母女一樣親密。什麼事兒也互不相瞞。女人辦事就是不利索,東西置辦齊全後,她又要穿戴打扮一番,還要帶上三個孩子順便回一趟娘家。她有一年多沒和父母見過麵了,她不能錯過這個機會。幸好新塱圩出山的道路已經過修築,平時有牛車往山裏運貨,山裏的土特產品也常用牛車往縣城運送。牛車行進速度太慢,他們就改用馬拉。速度倒是快了許多,但是顛簸得厲害,一路上三個孩子叫嚷個不休。他們隻好坐一陣子車,又下來走一陣子路,然後又坐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