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6 解決漿粕外觀病狀的措施(1 / 3)

6.6.1 各種類型的塵埃

6.6.1.1 特征

漿粕表麵用肉眼可見,並與漿粕表麵顏色有較明顯區別的點子。例如:黑色、深棕色、深褐色的鐵鏽、煤灰渣、棕色樹脂點、黑棕色破籽皮,以及其他汙物。

6.6.1.2 塵埃對黏膠纖維質量的影響

塵埃較多的漿粕到了黏膠纖維廠使用時,除了製成的黏膠過濾困難,紡織帽細小孔眼易被堵塞造成纖維斷頭以外,再生纖維塵埃也會增多,影響其質量。

6.6.1.3 漿粕塵埃病狀的由來

漿粕表麵的塵埃來源很廣,大部分是從原料中帶來,有的在生產過程中混入漿料,也有在漿粕抄造後造成的。按照塵埃的來源及其外觀特征,大致可以分為纖維性塵埃、非金屬性塵埃、金屬性塵埃等三類。

(1)纖維性塵埃。①異色纖維:呈黃色、棕黃色或棕褐色,極易辨認。產生的主要原因有來自棉絨原料中的生僵花,漂白時漂不白,從而出現了異色纖維。其次漂池有窩漿的地方,另外在回抄碎損漿粕夾雜有細菌等經打漿後產生黃色杆狀片狀塵埃。②碎木屑:呈黃色,多為片狀,原料中混入小木塊,打漿機的上刀與底刀所嵌木塊等。③腐蝕點:一般呈棕褐色,主要是洗刷工作不及時、不徹底,腐漿脫落,隨漿液上網,在形態上與漿粕其他部分有顯著區別。④泡沫點:流漿漿槽內積有的泡沫(化工漿粕較明顯),黏附漿粕後呈黃褐色,主要原因是棉短絨中含有機物,油脂多,漿料未洗幹淨。

(2)非金屬塵埃。①煤灰、炭粒、煤渣夾附在漿粕內,造成漿粕表麵有墨跡,其主要來源:煤灰從鍋爐煙囪飛出,隨空氣流經車間門窗漂入漿粕上或落入不密閉的漿液貯存器中。其次是原料不潔淨。在廠內生產過程中,混入煤渣、炭粒、泥土等。②油墨點:一般是棕色或黑色,不溶於酒精、溶於汽油和乙醚。其產生的原因主要是漿液中混入皮帶油或機械潤滑油甩入白水或漿料中,抄成漿粕後成油汙點。③蟲骸:夏秋季節,小蟲飛入車間,落入漂池或貯漿池內,抄成漿粕後,即成為此種蟲骸塵埃。造紙機的濕部、切紙機部,凡是燈光較強的地方,都易因小蟲飛集而造成此種漿粕病狀。④樹脂:其產生的原因主要是漂池壁與貯存池壁所塗環氧樹脂局部脫落,抄成漿粕後成為樹脂塵埃。⑤橡膠:有彈性,一般呈黑色或淡黃色,來源於原料棉絨中夾入或開棉機輸送帶因淨化條件差而出現漿粕表麵有橡膠。

(3)金屬性塵埃。包括銅末、鐵屑等,較常見的是鐵鏽,呈棕褐色,較堅硬,打漿機刀片、鐵板製的容器有鐵鏽,因震動而脫落入棉漿後,即在漿粕上出現鐵鏽塵埃。此外產生塵埃的因素還很多,清潔衛生工作搞得不好,也會引起漿粕上出現各種塵埃。

6.6.1.4 處理方法

棉漿粕產生塵埃的因素很多,而且較複雜,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使塵埃減少到標準範圍之內。

(1)重視棉絨原料的揀選及除塵,以確保原料幹淨無其他雜質。並應認真貫徹執行工藝技術條件,確保蒸得透,蒸得均勻,避免質量波動。

(2)製定適宜的漿料淨化工藝條件,並加以嚴格控製,加強管理,充分發揮漿料淨化設備的作用。

(3)重視生產環境的衛生工作。很多塵埃和車間內外環境衛生有密切的聯係,經常地保持生產環境清潔衛生是文明生產必不可少的一項管理工作,它在一定程度表示了生產管理水平。

6.6.1.5 塵埃度測定

(1)原理在一定光源的照射下,漿粕中所含塵埃的總麵積,其單位為mm2/500g。

(2)測定方法將12cm×12cm的漿粕試樣,浸入水中進行潤濕。將已浸濕的試樣,貼在具有光源照射的塵埃度測定箱上,根據塵埃標準圖上所列大小的塵埃分組。每測定10張試樣漿粕(包括測定水分)並計算所揀出的塵埃總麵積。

(3)計算

塵埃度的總麵積S(mm2)以下式計算

S=S1×500/m×10

式中S1——揀出的塵埃總麵積,mm2

m——絕幹試樣的質量,g

6.6.2 漿粕局部成型不勻

(1)漿粕小塊纖維層較薄,但未完全穿通,這一漿粕外觀病狀,會使製成的堿纖維素組成不確定。

造成漿粕的小塊纖維素較薄病狀的原因有:

①唇布與麵網接觸過長(或唇布材料厚度不當),易使白水中部分纖維因附在網麵上被唇布摩擦而紮入網眼內,因而造成纖維層較薄病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