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粕外觀病狀種類很多,一般常見病狀:塵埃、纖維組織不勻、壓花、皺紋、硬質塊、條痕、翹曲、斑點、切邊不整齊、不潔淨,等等。許多病狀若程度嚴重,會使用戶造成質量降等級或經濟上的損失。
6.5.1 常見外觀病狀概述
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漿粕外觀常見的症狀種類很多,原因複雜,當發生了病狀,要判斷準確,解決及時,使生產少受損失。產生漿粕病狀的原因雖然較複雜,但通過在實踐中對許多病狀進行分析,可找出各種漿粕病狀產生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1)按產生病狀的規律性尋找在生產實踐中,能找出許多病狀是有一定規律的。機械性損傷造成的病狀,大多是孔眼與破洞、間歇性小壓花、單獨塊狀漿粕明顯較薄,且成一定的距離產生。隻要對比生產過程認真對照,就能夠跟蹤找出是由哪一個機械部件造成的,並具體分析產生原因,從而采取措施解決。
(2)尋找病狀產生的地點在生產實踐中發現,也有一些病狀沒有規律性,需要尋找出病狀產生的地點,然後分析原因,加以處理。這就要由抄漿工段逐步向前一工序找,采取修補措施。再如上漿粕成品上的環氧樹脂疵點,大部分是從打漿機、漂漿機、貯漿池剝落下來進入漿料中,發現後逐台檢查,及時修理。因此,尋找病狀產生的地點及分析病狀產生的原因時,必須耐心仔細和認真,才能準確及時地找出產生病狀的原因和地點。
(3)從變動的因素中尋找在生產實踐中,在某一工序改換某一設備或條件後,出現某種病狀,在尋找漿粕病狀時,如果從改變了的某些條件中去找,一般是可以找出來的。如,某廠在生產漿粕時,突然發現紙機所有烘缸表麵黏附不少樹脂狀液體,若用上述方法,均無法找出原因,可從變動的因素中尋找。因此采用對比試驗方法,更改了用絨品種,繼續進行漿粕抄造。此時,發現烘缸表麵樹脂狀黏液消失。過後,再對前次用絨品種,進行應用分析,調查研究,結果發現該品種棉短絨中混有一定量的維倫纖維,在抄成漿粕時,由於高溫幹燥,維倫纖維被溶化而黏附在烘缸表麵。
其次,也可用化驗分析的方法來尋找。例如:某漿粕廠生產的漿粕,突然由潔白色變為淺紅色的漿粕。經過用化驗分析,確認淺紅色染料是從印染廠淡酸中而來的,找出了原因,采取了措施,解決了漿粕病狀。
實踐證明:在生產中因變動了某些因素後產生的某種漿粕病狀,可由變動因素中去找產生的原因。
6.5.2 外觀病狀產生的原因
為了保證黏膠纖維產品質量,減少漿粕病狀,就必須加強生產管理,建立合理的規章製度,嚴格執行正確的操作方法,不斷總結生產中的實踐經驗,以減少漿粕病狀的產生。現就生產管理幾個方麵簡述如下。
(1)原料因素對漿粕所用的纖維原料,應有質量要求,並嚴加控製。使用的原料質量不穩定,原料品種又多變,在纖維原料投入生產時,又不進行質量控製與仔細檢查,在生產過程中就會出現某些與原料有關的漿粕外觀病狀,不能及時地得到解決,生產的漿粕質量就難以保證。
一般來講,生產某種黏膠纖維漿粕,在一定時期內,該種漿粕的質量標準是不變的,用某種原料來生產就要采取相應的工藝條件來達到產品的質量標準。若原料的質量有所變動或原料的品種改變,那麼原來的工藝條件就不相適應了,在這種情況下,就要通過實驗,對質量有變化的原料或新的原料品種進行分析和認識後,製定與之相適應的工藝條件。因此,漿粕廠對使用的主要原料品種應選擇貨源多、運輸方便、可常年供應的原料品種。同時,對原料質量製定出標準,在投產前,應該進行檢查,不符合質量要求的,不允許投入生產。如因原料來源有問題,必須對質量有變化的原料進行檢查,在保證產品質量的情況下才允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