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功能研究:影像大眾生產的意義解析(7)(2 / 3)

實際上,在大眾傳媒之外的小眾傳媒和小眾傳播的出現,並非偶然。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和媒介帝國的擴張,抵製媒體集中化和中心化的運動方興未艾。一些個人、團體和組織"一直在為建立另一種媒體而鬥爭。事實上,每個國家部有一些團體——或許是許多團體——參與類似的活動,其會員也不斷增加"。從美國、德國到薩爾瓦多、海地、菲律賓,社區和公共廣播電台、電視台及其節目製作正迅速崛起,抵製權勢傳媒的全球化和商業化趨勢。世界社區電台廣播聯合會(World Association of Community Radio Broadcasters)、全球另類媒體聯盟(the Global Alternative Media Association)是他們聯係的紐帶,從事節目互換和政治組織合作。全球另類媒體聯盟的中心任務之一就是"為打破西方媒體巨頭的壟斷而奮鬥"。

在美國,有線頻道的增多為民主運動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社區電台獲取公眾頻道使用權的運動悄然興起,在1000多個地區蓬勃地開展。許多國家成立了社區有線、電視合作團體和地區電視台,在非商業化的基礎上向地區傳送人們需要的節目。在洪都拉斯利隆地區的薩衛農場社區,教師們成立合作團體,安裝有線係統,當地社區觀眾比較關注的體育、社會、宗教、政治事件在16:00到20:00的黃金時間播出。

此外,為推進、支持和維持農業、教育、環境、計劃生育和生殖健康、性別平等、營養以及公共衛生等項目,發展傳播學中的某些策略被一些國家政府、地區性和國際性組織、社區團體以及非政府組織采納,用以解決世界所麵臨的各種發展問題。這些策略包括提高大眾參與意識、普及知識、社區動員、利用民間媒體、社會營銷、娛樂教育以及倡議等。

由於價格下浮,一些業餘愛好者和半職業人士使用的攝像器材急劇增多。差不多世界上每一個國家為社區團體製作電影、錄像或培訓節目都有大幅度的攀升。如印度,有15000多個非官方組織和幾千個學校、學院發起了另類錄像運動,圍繞少數民族衝突及其根源和經濟、環境問題製作節目。截至1989年,拉丁美洲開展的群眾攝像計劃大約有400多項,這些計劃經常與社會活動緊密聯係。錄像活動家走上街頭,拍攝動態、真實的地方電視節目。他們號召社區內外進行密切交流,將錄像作為社會運動的首要教育工具。巴西流行錄像協會走上街頭,在22個城市公開場所的電線杆上安裝電視熒屏,試圖建立一個國家街頭電視網,播出社會運動的錄像並播出觀眾對此的反映。另一家非贏利機構電視Maxambomba在工人數量龐大的裏約熱內盧的百克薩德(Baixada)地區,進行錄像培訓和以工人階級為題材的電影製作及放映。自1989年以來,該計劃中的攝製人員幾乎每天都深入居民區征求民意,將居民對不同話題(如避孕套的使用、潔淨水、衛生)的不同看法製成錄像。每周有五個夜晚,電視Maxam的工作人員搭建活動展廳,播放居民的觀點及流行偶像製作中心或當地電台的其它錄像節目,鼓勵人們討論不同問題。"電視Maxambomba大獲成功。它不僅沒有絲毫的黨派偏袒性,而且促進了真正民主意義的對話"。

國外以小眾傳媒及諸多邊緣傳媒為主要傳播途徑的群眾運動的蓬勃開展,可以給國內方興未艾的大眾影像生產的未來走向帶來很多啟示。大眾影像作為一種文化傳播符號,大眾影像生產作為一種文化生產方式,可望作為一種民主參與的媒介,作為一種自我表達,增進了解、促進溝通、保存文化的方式,可望通過更廣泛的群眾性參與,與知識啟蒙、社會教育、民主參與等社會運動的結合,紮根於更深厚的社會土壤,從而獲得更深廣的發展空間。

第三節影像社區與公共領域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