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人類未來與地外星球(2)(2 / 3)

報道說,“埃西斯”還在南極大陸架1000米深的地方捕捉到了王蟹。科學家認為,在深海看到本應生活在南極淺海的王蟹可能是氣候變暖的一個證據。

在月球上繪製藍圖

2024年我們能住在月球嗎

美國宇航局(NASA)對外公布“重返月球”計劃,其核心目標是2024年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並以此為跳板,為人類登陸火星甚至探索更遙遠的太空做準備。

基地:宇航員能長駐180天

美宇航局將使用兩種車輛登陸月球,一種為“獵戶座”號月球探險車,另一種為全功能月球車(該車幾乎可以在月球任何一種地形著陸)。美國2008年將發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2009年將試驗登月太空船;2014年將進行“獵戶座”號月球探險車的有人駕駛飛行試驗;2020年,NASA將派4名宇航員登上月球,並進行為期一周的考察。接著,宇航員會數次登陸月球,將建設永久基地所需的電力和其他設備運送到位。

永久月球基地將最終於2024年前建成,規模與大型購物中心類似。建成後的月球基地上有探測車和生活區,能夠實現電力供應,保證宇航員在月球上長駐180天;它還將成為太空旅行者的中轉站和避難港。基地上提供氧和氫,使人類能夠在太陽係表麵合成水並製造火箭燃料。

選址:兩極可能性大

至於考察站地點,則將在適合長駐的月球兩極之中選擇。目前,最有可能的地方是南極沙克爾頓火山口邊緣。那裏幾乎永久都能接受日光照射,這對於依靠太陽能發電的基地來說是非常理想的選擇。而且科學家們在南極發現了一些“彈坑”,並推斷南極附近可以搜集到能用作商業用途的揮發性氣體;科學家還探測到那裏有大量的氦-3,這種可用作核燃料的氣體地球上極少。加之人類對月球和火星的兩極了解不多,因此科學家們對這個選擇也頗感興趣。

NASA計劃2010年將遙控登陸車送上月球,來解決具體的選址問題。

合作:中國有望加入

美國總統布什2004年宣布,美國將在2020年再度登月,從而啟動一係列登月計劃。由於登月使用的火箭和載人用的宇航船將僅限於美國製造,NASA將在新一代的航天飛船上花費巨資,因此計劃的持續資金來源是一個巨大問題。如果這項計劃一直繼續下去,到2025年它將耗去美國2170億美元的巨額費用。

NASA官員表示,人類重返月球的計劃將與其他國家合作,甚至不排除一些商業航天公司的加入。NASA副局長助理道格·庫克表示:“目前,NASA官員已經和歐洲宇航局,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印度、意大利、俄羅斯、韓國、烏克蘭舉行過初步的合作洽談。”

美國宇航局局長格裏芬對國際合作有更高的期望。格裏芬披露,美國將於2008年發射月球探測軌道器,帶有激光高度計和其他儀器,可以為即將到來的探測活動製作一張精確的月球立體地圖。

意義:探索火星的跳板

庫克在休斯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新登月計劃在各方麵都將不同於20世紀60年代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它將成為人類太空探索進入新階段的標誌。這項計劃將使人類更加充分地了解月球以及比月球更遠的地方,為人類探索火星做好準備。

目前,《紐約郵報》已經初步評選出了5名“未來月球居民”,他們分別是:豪門豔女、希爾頓酒店女繼承人帕麗絲·希爾頓,曾經三次連任的紐約州州長喬治·帕塔基,歌壇巨星芭芭拉·史翠姍,好萊塢巨星湯姆·克魯斯,紐約出版業和地產巨頭莫特·紮克曼。

神奇月球車亮相上海

我國自行研製的兩款月麵巡視探測器(月球車)於2007年3月31日在上海宇航係統工程研究所亮相。這是我國“繞、落、回”“三步走”探月工程中,實現第二步“落”的重要部分。

此次展示的兩款月球車型號分別為MR-2和MR-3,是由上海航天局牽頭,哈爾濱工業大學、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國防科技大學等數十家單位聯合研製的。

月球車MR-2樣機高15米、長12米、寬08米。在技術人員的操控指令下,這輛六隻輪子的小車演示了爬坡、越障、自主避障導航、地麵遙控操作等關鍵技術。與其外觀較為接近的MR-3樣機,因尚在研製中,被擺放在支架上。

MR-2月球車采用了獨立驅動的六輪搖臂式行走係統,可在鬆軟的模擬月壤上行走自如,可爬越30度斜坡,跨越25厘米障礙;行進速度為每小時100米,最快可達每秒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