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社會(2)(2 / 3)

凡有一人的主張,得了讚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鬥的,獨有叫喊於生人中,而生人並無反應,既非讚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嗬!

——《呐喊·自序》

人自以為“公平”的時候,就已經有些醉意了。世間都以“黨同伐異”為非,可是誰也不做“黨異伐同”的事。

——《並非閑話》

事不幹己,是很容易滑過去的。

——《我的態度氣量和年紀》

可是爬的人那麼多,而路隻有一條,十分擁擠。老實的照著章程規規矩矩的爬,大都是爬不上去的。聰明人就會推,把別人推開,推倒,踏在腳底下,踹著他們的肩膀和頭頂,爬上去了。

——《爬和推》

但敵人是不足懼的,最可怕的是自己營壘裏的蛀蟲,許多事都敗在他們手裏。

——《致肖軍、肖紅》

人固然應該辦“公”,然而總須大家都辦,倘人們偷懶,而隻有幾個人拚命,未免太不“公”了,就應該適可而止……

——《兩地書·廈門——廣州六二》

光明與希望

僅大叫未來的光明,其實是欺騙怠慢的自己和怠慢的聽眾的。

——《習慣與改革》

中國經了許多戰士的精神和血肉的培養,卻的確長出了一點先前所沒有的幸福的花果來,也還有逐漸生長的希望。

——《黃花節的雜感》

秋雖然來,冬雖然來,而此後接著還是春。

——《秋夜》

泥土的偉大的地方,也是反有大希望的地方。

——《未有天才之前》

自然賦與人們的不調和還很多,人們自己萎縮墮落退步的也還很多,然而生命決不因此回頭。無論什麼黑暗來防範思潮,什麼悲慘來襲擊社會,什麼罪惡來褻瀆人道,人類的渴仰完全的潛力,總是踏了這些鐵蒺藜向前進。

——《生命的路》

什麼是路?就是從沒有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隻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

——《生命的路》

在刀光火色衰微中,看出一種薄明的天色,便是新世紀的曙光。曙光在頭上,不抬起頭,便永遠隻能看見物質的閃光。

——《“聖武”》

將來是現在的將來,於現在有意義,才於將來會有意義。

——《論“第三種人”》

一到不再自欺欺人的時候,也就是到了看見希望的萌芽的時候。

——《華蓋集·補白》

希望是附麗於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記談話》

黑暗隻能附麗於漸就滅亡的事物,一滅亡,黑暗也就一同滅亡了,它不永久。然而將來是永遠要有的,並且總要光明起來;隻要不做黑暗的附著物,為光明而滅亡,則我們一定有悠久的將來,而且一定是光明的將來。

——《記談話》

喜歡暗夜的妖怪多,雖然能教暫時黯淡一點,光明卻總要來。有如天亮,遮掩不住。

——《寸鐵》

物質與精神

我們有錢的時候,用幾個錢不算什麼;直到沒有錢,一個錢都有它的意味。

——《文藝與政治的歧途》

社會上風行請吃飯而諱言請吃飯,使人們不得不虛假。

——《送灶日漫筆》

奢侈和淫靡隻是一種社會崩潰腐化的現象,決不是原因。

——《關於女人》

人必有所缺,這才想起他所需。

——《由中國女人的腳,推定中國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

意圖生存,而太卑怯,結果就得死亡。

——《北京通信》

一個人也許應該做點事,但也無須勞而無功。

——《兩地書·廈門——廣州》

我想此後隻要能以工作賺得生活費,不受意外的氣,又有一點自己玩玩的餘暇,就可以算是萬分幸福了。

——《兩地書·廈門——北京八五》

既無“患得患失”的念頭,心情也自然安泰……

——《兩地書·廈門——廣州六O》

林木伐盡,水澤湮枯,將來的一滴水,將和血液等價。

——《<;進化和退化>;小引》

忙的時候也必定沒有文學作品,挑擔的人必要把擔子放下,才能做文章;拉車的人也必要把車子放下,才能做文章。

——《革命時代的文學》

窮到透頂,愁得要死的人,那裏還有這許多閑情逸致來著書?我們從來沒有見過候補的餓殍在溝壑邊吟哦;鞭撲底下的囚徒所發出來的不過是直聲的叫喊,決不會用一篇妃紅儷白的駢體文來訴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