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又是一年(2 / 2)

徐皓去參加了武卒選拔。

選拔武卒要求參加考選的人穿“三層之甲”,拿一張要用上百斤力才能拉開的硬弓和裝有五十支箭的箭囊,頭戴鐵盔,腰佩劍,帶三天糧食,在半天之內走完百裏路。凡是中選的人,能免除全家的賦稅、徭役。

更重要的是,因為成了武卒,徐皓可以護送徐世徇去往邊疆。

從徐世徇輾轉送回的家書中,徐瑩得知徐皓對他多有照顧,就是在他腿傷完全痊愈後,也時常去陪他喝酒聊天。

提到徐世徇愛喝酒,徐瑩就有些哭笑不得。

她還記得之前每次服侍完她爹喝藥,等到要吃飯時,徐世徇就會鬧著要喝酒。每次他都要詭辯一番,弄得徐瑩啞口無言。

“幫我拿酒來。”這差不多成了他的口頭禪。

“喝藥還是要忌酒好。”徐瑩會好言相勸。

“不喝酒更不易得好。”

“常喝酒對身子不好。”

“不喝酒我才覺得渾身不舒坦。”

“還是喝湯吧!”徐瑩婉言勸他。

“你們就是存心不想讓我好過,喝點酒我心裏才高興。”

“等你好了再讓你喝。”

“不喝就好不了了。”

十次總有個兩三次,徐瑩實在受不了她爹的詭辯了,不得不無可奈何地奉上藏起來的酒瓶。

如今去了邊疆,那般苦寒,想必他更常饞酒了吧?

至於徐楓,因她堅持不想再去醫館了,這一年便留在家中幫著徐菀紡絲刺繡。因她不擅女紅針黹,手腳不麻利,徐菀不免多有抱怨,但還能勉強耐著性子教她。

這一年年中的時候,徐敏又回了徐家。她所嫁的夫君尹郎,酒後調戲良家婦女,被人告到縣衙,要收監關押兩年。因公婆不聞不問,她便回家來求徐家幫忙,後來幹脆便在徐家住下了,隻是偶爾才回尹家。

徐瑩本來怒其不爭,懶得管她的事情,後來見她哭得可憐,隻好硬著頭皮去找韋應奇幫忙。

韋應奇拿鄙視的目光瞪了她半天,差點讓徐瑩崩潰地以為非禮那良家婦女的人是她,這才心不甘情不願地答應帶她們去探監。

自此以後,徐瑩還要偶爾陪徐敏一同去給她的尹郎送飯,其中自是也有頗多苦楚。

若非有一日徐敏抱著她的胳膊在她耳旁柔聲細語:“二姐,我一向知道你對我最好。我還記得當初我回徐家時你給我喝過糖水,那滋味真甜啊!”若非徐敏的這句話,恐怕徐瑩也不會如此甘願為她那般對人低聲下氣。

徐菀也快要十四歲了,徐鄒氏一直在為她尋找合適的夫婿。可惜與她兩情相悅的卻是一個麵有烏斑的男子。徐鄒氏因她額心的紅斑一直心存愧疚,又如何肯答應,因而還在尋尋覓覓中。奈何這世間男子多重視那張麵皮,懂得欣賞徐菀的人實在是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