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驚魂一刻:你遇到過靈異事件嗎?(2)(1 / 3)

不知趙顏最後怎麼想的,是後悔,還是鬆了一口氣?總之一切都緣於他當初的那句話,“要是她能活了就好啦,願納為妾。”一言既出,隨後的故事就真的圍繞這句話展開了。

長安經行寺僧人行蘊也是這樣,隻是結局不怎麼妙。

故事中的行蘊,於一年秋天的盂蘭盆會前,打掃佛殿,抬頭見到佛像前的一個女神像,姿容絕美,手持蓮花,栩栩如生。

行蘊戲言:“世間女子若有此美貌,我當娶之。”

當夜,行蘊在禪房將睡。忽有女子拜求,自稱蓮花娘子。行蘊不知何人,開門見到一位美婦人,還帶著一個丫鬟。

行蘊說:“法禁嚴格,現在寺門已閉,你一女子是從哪兒來的呢?”

蓮花說:“我曾聽到禪師您的一句話,忽生俗念,故來相會。難道您忘記所說的話了嗎?”

行蘊道:“我愚昧,持齋向佛,如何見過夫人?又怎會說過些什麼?”

蓮花道:“你曾在佛前見過我,說如果有人容貌像我,就要娶她為婦。”

行蘊大恐,知其非人。

倉皇中,美婦人對女婢說:“露仙,可備帷幄。”那叫露仙的女婢開始收拾禪房。

行蘊驚恐中亦歡喜,對蓮花說:“這樣實好,但僧法不容,被他人發現,又當如何?”

蓮花大笑:“我乃天人,哪是凡人所能窺視的?放心吧,不會連累你。”

不一會兒,禪房燈滅……

然而沒過多久,外麵即有僧人聽到禪房內行蘊的慘叫,想要推門進去看,卻怎麼也推不動,隻聽到牙齒咀嚼骨頭的聲音,並傳出一語:“賊禿奴!辭家剃發,當潛心修行,安敢起此妄心?即便我是真女人,如何能嫁與你做妻子!”

第二天,寺僧看到佛殿壁畫上的夜叉像,其嘴唇間滴有血痕。

經行寺僧行蘊,為其寺都僧,嚐及初秋,將備盂蘭會,灑掃堂殿,齊整佛事,見一佛前化生,姿容妖冶,手持蓮花,向人似有意。師因戲謂所使家人曰:“世間女人,有似此者,我以為婦。”其夕歸院,夜未分,有款扉者曰:“蓮花娘子來。”蘊都師不知悟也,即應曰:“官家法禁極嚴,今寺門已閉,夫人何從至此?”既開門,蓮花及一從婢,妖資麗質,妙絕無倫。謂蘊都師曰:“多種中無量勝因,常得親奉大圓正智,不謂今日,聞師一言,忽生俗想,今已謫為人,當奉執巾缽,朝來之意,豈遽忘耶?”蘊都師曰:“某信愚昧,常獲僧戒,素非省相識,何嚐見夫人,遂相紿也。”即曰:“師朝來佛前見我,謂家人曰‘儻貌類我,將以為婦’,言猶在耳,我感師此言,誠願委質,因自袖中出化生曰,豈相紿乎?”蘊師悟非人,回惶之際,蓮花即顧侍婢曰:“露仙可備帷幄。”露仙乃陳設寢處,皆極華美。蘊雖駭異,然心亦喜之,謂蓮花曰:“某便誓心矣,但以僧法不容,久居寺舍,如何?”蓮花大笑曰:“某天人,豈凡識所及,且終不以累師。”遂綢繆敘語,詞氣清婉。俄而滅燭,童子等猶潛聽伺之。未食頃,忽聞蘊失聲,冤楚頗極。遽引燎照之,至則拒戶闥,禁不可發,但聞狺牙齧詬嚼骨之聲,如胡人語音而大罵曰:“賊禿奴,遣爾辭家剃發,因何起妄想之心?假如我真女人,豈嫁與爾作婦耶?”於是馳告寺眾,壞垣以窺之,乃二夜叉也,鋸牙植發,長比巨人,哮叫拿獲,騰踔而出。後僧見佛座壁上有二畫夜叉,正類所睹,唇吻間猶有血痕焉。(《河東記》)

上麵是一個關於夜叉的故事。在唐誌怪中,隻要夜叉出現,那麼必定伴隨著食人。食人,成為辨識一個故事中主人公種類的最好辦法。

發生在武德縣(該縣可以說是唐朝怪異事件發生最頻繁的縣城之一,在今河南沁陽附近)的這個故事,亦是一個例證。

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武德縣有個女人即將臨盆生產。這家很窮,女人的婆婆看到兒媳將生,為她準備了一些米麵。

臨產那天晚上女人的丈夫不在家。她生了一個男孩,婆婆很高興,跟鄰居一起為兒媳做好吃的。

這時,兒媳一直在喊餓,求食之聲不絕。飯做好後,婆婆端上來,兒媳像幾天沒吃飯一樣,把幾個人的飯都吃了,但還是喊餓。

婆婆沒法,又做了一升的麵。兒媳吃完還是說吃不飽。婆婆有些不高興了,但也沒辦法,隻好再次出去給兒媳做飯。

這時候,兒媳婦下床,把屋子裏的剩餅又吃了。婆婆進屋後見此景象,生氣的同時有些恐懼,有些不知所措,並對鄰居說:“我兒媳為什麼這個樣子?她要幹什麼?”

鄰居道:“我從小到大,遇見的臨產女人多了,沒見過這樣能吃的。”

婆婆開口質問兒媳,後者回答:“婆婆別生氣,既然沒什麼可吃的了,就讓我把生下來的兒子吃了吧。”話音剛落,她一把抓過兒子!

婆婆大恐,與其爭奪,但沒成功,恐懼中趕忙跑出去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