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二更,有僧人見寺外甚是明亮,於是大怪,開門觀望,見光亮發自老人所住的那間屋子。
僧人懷著好奇之心悄悄走過去,往屋裏窺視:
隻見原來空空如也的屋子,此時竟然錦褥翠帳,華麗異常。又見桌子上盡是豐盛的菜肴和醇香的美酒,老人吃得正香。
老人孤身一人,並無仆從跟隨。這些飯菜與錦褥翠帳是哪來的?要知道,這屋子原來是空的!
僧人雖然大為驚奇,但畢竟是修行之人,知道老人不同尋常,沒敢貿然進去詢問,隻是一直悄悄地窺視。
五更後,老人吃飽喝足。
老人從懷裏取出一隻拳頭大小的葫蘆,隨後將床、桌椅以及錦褥翠帳等物悉數裝進葫蘆……
街頭諜影
在唐朝,魚龍百戲興盛,從皇宮到街頭,活躍著很多技藝高超的雜技賣藝者。
唐德宗貞元年間,長安街頭有一個叫作解如海的人,以賣藝為生。此人殘疾,無手腳,但善擊球、玩色子,又善舞劍。更令人驚歎的是,他雖然沒手沒腳,但卻娶了兩個老婆,還生了好幾個兒子!
所以,你要是認為街頭上的賣藝者、乞討者的身份都很低下、很單純,就大錯特錯了。
晚唐五代時,浚都這座城市中,有一婦人乞討於市,自稱來自鄴南。
這不是個一般的婦人,而是個美女,從相貌到姿儀乃至氣質,都很吸引人的眼球。但她是個殘疾人,沒雙腿,下身像被截過一樣整齊。她被父親載於獨輪車上,一路乞討,每天吸引上千人圍觀。
該婦人的蹤跡無處不在:從平民所住的小巷,到官員的府邸,都可以看到她的背影。很多人施舍錢財,因為他們感到,這樣美麗的女子竟患殘疾,老天實在不公。
有婦人,儀狀端嚴,衣服鉛粉,不下美人,而無腿足,繇帶以下,像截而齊,餘皆具備。其父載之於獨車,自鄴南遊浚都,乞丐於市,日聚千人。至於深坊曲巷,華屋朱門,無所不至。時人嗟異,皆擲而施之。(《玉堂閑話》)
但後來的結局就出乎人們的意料了。
京城破獲了一起契丹間諜案,經審查,慢慢揪出幕後間諜首領:正是那乞討的無腿美女!
該婦人搜集到的情報甚多,顯然是利用了自己的身份,把幾乎所有人都騙過了。
類似的故事,還有唐時著名的胡媚兒一案。不同的是,主人公使用了幻術。
貞元中,揚州坊市間,忽有一妓術丐乞者,不知所從來,自稱姓胡,名媚兒,所為頗甚怪異。旬日之後,觀者稍稍雲集,其所丐求,日獲千萬。一旦懷中出一琉璃瓶子,可受半升,表裏烘明,如不隔物,遂置於席上,初謂觀者曰:“有人施與滿此瓶子,則足矣。”瓶口剛如葦管大,有人與之百錢,投之琤然有聲,則見瓶間大如粟粒,眾皆異之。複有人與之千錢,投之如前,又有與萬錢者,亦如之。俄有好事人,與之十萬二十萬,皆如之。或有以馬驢入之瓶中,見人馬皆如蠅大,動行如故。須臾,有度支兩稅綱,自揚子院部輕貨數十車至,駐觀之,以其一時入,或終不能致將他物往,且謂官物不足疑者,乃謂媚兒曰:“爾能令諸車皆入此中乎?”媚兒曰:“許之則可。”綱曰:“且試之。”媚兒乃微側瓶口,大喝,諸車輅輅相繼,悉入瓶,瓶中曆曆如行蟻然。有頃,漸不見。媚兒即跳身入瓶中,綱乃大驚,遽取撲破,求之一無所有,從此失媚兒所在。後月餘日,有人於清河北逢媚兒,部領車乘,趨東平而去。是時李師道為東平帥也。(《河東記》)
故事主人公胡媚兒,活動在唐德宗貞元年間的揚州,沒人知道她是從哪來的。胡媚兒在市場上乞討,每天能獲得成千上萬的錢財。
為什麼呢?
她有一個奇怪的琉璃瓶子,其大小頂多也就能盛半升水,且是透明的。胡媚兒對觀看的人說:“假若有人施舍我銅錢,把這瓶子盛滿了,我也就滿足了。”
聞者都認為很奇怪,因為瓶子很小,盛滿實在容易。有人往裏投了一百錢,擲之有聲,落入瓶中,則變得微小。人們大驚。隨後又有人投了一千錢、一萬錢、二十萬錢,瓶子依舊不滿。
有好事者,驅趕驢馬等入瓶。入瓶後,驢馬皆如蒼蠅大小,在裏麵奔行自如。
此時,一位負責江淮地區財稅的官員押解著幾十車財物路過這裏,見到觀者如雲,於是走進來,得知情況後,笑道:“真的是這樣嗎?你能把我這幾十車東西都裝進去嗎?”
胡媚兒說:“如果您叫我裝,那沒什麼不行的。”
官員說:“可以。”
胡媚兒微側瓶口,大喝一聲:“進!”
那幾十輛馬車一一被裝入瓶中,到了裏麵,行進如蟻,走著走著,就漸漸不見了。
官員失色,此時胡媚兒縱身一躍,也跳入瓶中。
官員大叫一聲:“不好!”叫人抓起瓶子,將之搗破,但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