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啟之率兵臨鄭都,昔日情人做路人(1)(2 / 3)

便是再年輕十年二十年,她也絕不會有褒姒的氣度;便是再老十年二十年,她也絕不會有褒姒的從容。熊寧慢慢地蹲下,眼淚一滴一滴地砸在地上,暈染開來,變成了一團團淚花,這是一種無奈,更是對命運的深感無力。以往熊寧覺得自己並不輸給褒姒,可如今卻意識到她和麵前這個女人的差距,即便是褒姒失寵,周王宮湦也絕不可能會去愛她。熊寧咬住牙關,想起衛夫人先前告訴她的那些話,何不看著秀秀和褒姒自相殘殺呢?她嘴角浮起了一絲冷笑,她就再等等,總會等到一個最合適的時機將褒姒除掉——從周王的心中。

公子啟之奪城那日,天狗食日。鄭伯友看著漆黑的天色,心中不安。如今天降異象,他覺得會出大事兒,思前想後,他將家中大小事務吩咐給了自己的夫人,便帶了些隨從啟程回鄭,他無論如何都要去看一看。

鄭國國都外,一支大軍蟄伏。啟之看著已經變得漆黑的太陽,覺得這光線比平日還要刺眼,他不敢多瞧便迅速低下頭去,思忖了片刻,對身邊的將軍說道:“攻城!”

“什麼?”將軍有些不解。

“攻城!”啟之又說了一遍,朝軍帳走去,擂響了戰鼓,吹響了號角,身旁的將軍急匆匆地問:“現在攻城?時機合適嗎?”

“合適!”啟之板著臉命令道。

“可天狗正在食日,不妨等百姓將天狗趕走了……”

“那就不合適了,正好此刻人心惶惶……”啟之說話時眼神淩厲,像是一把利劍,攻無不克。將軍被啟之的氣勢所懾,跑到軍中調集了三路兵馬,由啟之帶頭,揮師入城,“我們苦戰一年,為的就是今日得勝而還,絕不能讓這些豎人賊子在城中坐享我們用性命換來的成果,給我拿下鄭國!”

“拿下鄭國!”士卒喊道,聲音此起彼伏。從去年前往北狄以來,這些士卒殺紅了眼,幾乎忘了自己也是鄭國人,從北狄一路掠過,各個城池的繳械投降叫這些人的欲望膨脹,強取豪奪。

“出發!”啟之向前揮劍,身後的鼓響聲震天,響徹雲霄。大軍開赴,到了城門之下,三次擂鼓,三吹號角,啟之在城外叫陣,若能開門放行,他絕不動城中之人分毫。

可若不然,他攻入城中,難免傷及無辜。朝中鄭國舊臣,一律處死。城中百姓們亂作一團,紛紛議論,忘了自己正在趕食日的天狗,各自跑回了家中。一時間街道無比空曠,一眼望得到盡頭,秋風掃過,地麵上的落葉在隨風起舞,街道上的黃沙肆虐,讓人看不清麵前的道路。

一支隊伍漸漸從街尾出現,起初隻是個輪廓,他們邁著整齊的步子朝城門的方向走去。走在最前麵的是鄭國朝中上卿,他神情肅穆,衣冠整齊,端著一個托盤,一步步地朝前走著。天色還十分昏黃,太陽還沒有露出光華,道路兩旁的人都趴在窗戶上看著窗外的街道。這位上卿身後跟著眾多朝中大夫,除此以外一位士卒都沒有。

上卿捧的是鄭伯春日祭祀時穿的衣冠。

屋裏的百姓瞧得真切,紛紛跑出了家門,跟在了隊伍的末尾。

人們起先隻是好奇,最後卻和這座城融為一體,和鄭伯共存亡。人們像是在守護自己最重要的東西,表情凝重,讓人心生敬意。

人群的腳步聲發出的悶響,在空曠的城中來回激蕩。黑色的天,黃色的城……密密麻麻的百姓聚在街上,浩浩蕩蕩。

啟之在城外叫陣,不足一炷香的時間,守城的士兵就不見了蹤影。將軍上前說道:“公子,此事怕是有詐!”

“能有什麼詐?論用兵打仗,這城中還沒有我的對手!”

“隻怕……”將軍皺著眉頭,想要反駁,又知道他不喜歡,猶猶豫豫地不知該不該說。啟之瞪了這將軍一眼:“長別人威風、滅自己誌氣的話,就不必說了!”

“是!”將軍閉上了嘴。

“再過一炷香,攻城!”啟之下令道,“此城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一路攻東麵的城門;一路攻西麵城門;餘下中軍,聽我號令,從北麵攻入!”

“還有一側!”將軍提醒道。

“就留給城中百姓逃命吧!”啟之負氣地說道,拿出麻布準備擦拭手中的青銅長劍,笨重的長劍看起來威力不小,在啟之手中更是所向披靡。城外壓境的大軍格外安靜,人人都知道這場仗是和自己人對決,你殺的每一個人,都可能是你所熟知所深交的至親、摯友……沒有人的心不沉重,沒有人的呼吸不急促,有幾個人偷偷地瞟著太陽,等著重見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