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雖挽情心結難消,兩人心不通則痛(2)(3 / 3)

“我知道了!”鄭伯友又重複了一遍。待到踏入華辰殿中,宋妃正在幫周王宮湦研墨,他正在竹簡上批複,看著鄭伯友隨趙叔帶進來,坐直了身子,示意宋妃可以下去了。宋妃點點頭,從大殿退下,鄭伯友與趙叔帶上前一步行禮。

“鄭伯何日離京?”

鄭伯友應道:“明日便走。”

“一路小心。既然祭天大典你不願參加,寡人也不勉強。褒後思念念兒心切,還勞煩你將念兒送回宮中,褒後本該親自設宴,但如今事務繁忙,怠慢了。”

“這是為人臣子應盡的義務,大王不必客氣。”

“若是人人能像三叔一樣,天下就太平了!當日借你的大夫已經還你了,隨行軍你也可以帶走了,不過文朔要再用用,寡人既然封了他做司馬,怕是要留在鎬京城了!”

“全憑大王差遣。”

“本來要為你餞行,可你走得匆忙,隻怕是思念妻兒之心日篤,寡人也就不留你了!原本打算設宴顯德殿,可是娘娘說她身體不適,待你回來,帶著廿七一道,褒後給你接風!她與廿七姐妹情深,有些日子不見了。”

“大王就沒有別的事情交代了?”鄭伯友看著周王宮湦,周王宮湦也看著他:“還有什麼寡人沒考慮周詳的?”

“啟之的婚事?”鄭伯友繼續問道,對今日周王所做的決定有些不明所以。他本以為周王會將自己留在京中任職,讓啟之先回鄭國。可如今卻叫啟之去秦國接嬴開入京,再與齊姬完婚,反倒是叫鄭伯友占盡了先機。

“等你返京再議!”周王宮湦說罷轉向了趙叔帶:“趙上卿,下旨公布念兒的名字吧?”

“是!”趙叔帶應聲道,宜臼如今遠在申國,被廢隻是遲早的事情,伯服的名字也就沒有必要繼續隱瞞了。周王宮湦想讓伯服在儲君的位置上坐穩,還需要在他年幼的時候就正他嫡子的地位。

看著周王有意岔開話題,鄭伯友也是個識趣兒的人,不再繼續問下去了,向周王宮湦告了別,從華辰殿中退出來,大步向前。趙叔帶奉命送鄭伯友出宮,跟在他身後。鄭伯友猛走幾步,又停下來,看見原先擋在華辰殿前的一片焦土,已經清理挖掘變成了荷花池,那座被燒毀的宮宇不會再複現了,一如過去的舊時光。

鄭伯友心中滿是酸楚,趙叔帶上前一步站在他的身側:“大王下令,將這裏改建為荷花池,從此再無瓊台殿!”

“她如今貴為東宮之主,又何需瓊台殿?”

趙叔帶長歎了口氣:“不想這三年來這裏的變化竟然如此之大,褒後剛得寵之時,從宮裏摸索到我的府上,將你推上了司徒之位,就像是昨天之事,一轉眼都三年了!”

“為什麼要讓我做這個司徒?”鄭伯友想起什麼,轉向趙叔帶問道。

“大王本是為了給啟之清障。”趙叔帶如實說道,“幾派士大夫相互製衡,將你放在朝中大王放心。隻是沒想到褒後會出手幫你,為了此事,大王冷落了她,瓊台殿寂靜淒冷了好一陣。可是褒後畢竟是褒後,尋常人覺得已經無路可走的時候,她還是有辦法,推桑珠做妃子,換大王回瓊台殿。”

“她不是這樣的人,”鄭伯友看著遠方說道,“從來都不是。”

“哦?”趙叔帶的口氣中滿是疑問,“所以鄭伯以為當初她推你做這個司徒是為了什麼?”

鄭伯友笑了出來,轉身朝宮外走去:“她什麼都沒想,初入宮,惶恐而已。”

顯德殿中環鶯跌跌撞撞地從外麵跑來,大聲喚著“褒後”。自那日被褒姒掌嘴後,她就學乖了,在褒姒的麵前有所收斂,不過在背後毫無悔改之意。她因此更加肆無忌憚地說三道四,完全忘記了自己是誰的人。

褒姒有些不耐煩地看著環鶯:“什麼事兒這麼急?”

“鄭伯來了!”

“來哪裏?”褒姒麵無表情地問道。

“去華辰殿拜謁大王了,說是辭行的,這會兒要走了,褒後不去看看嗎?”環鶯問道,這話說出來叫褒姒不禁皺起了眉,看著環鶯,捏了捏自己的太陽穴,“除了來顯德殿拜謁的人需要向我彙報,其他有的沒的,就不用說了。”她說罷轉身甩開自己寬大的袖擺,走進了寢宮。

褒姒推開了寢宮的窗子,從華辰殿離宮,顯德殿門前是必經之路,打開這窗子,就能看見外麵那條林蔭小路。褒姒看著下麵,而鄭伯友恰巧就在這個時候經過,仰頭看見了褒姒正看著他。

她有幾分擔心,似乎還有幾分不舍,看見鄭伯友的褒姒像受了驚嚇,愣了一下。他看著她笑了,微微地點點頭,算是對她那幾分擔心的回應。她看著他也笑了出來,輕輕地揮了揮手,算是對他一路平安的祝福。

他的告辭,就這樣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