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和胡蘿卜、苜蓿是漢朝時由西域傳入中原的,其中葡萄已成為中原上佳水果。
據考古資料記載,葡萄發源於黑海和地中海沿岸,7000年前才開始在高加索、中亞細亞、伊拉克等地栽培,以後傳入埃及、希臘。在古希臘,人們說葡萄是“植物之神”狄奧薩斯賜給人類的禮品。
我國漢代稱葡萄為蒲萄,《史記》中說:“大宛以蒲萄為酒,富人藏酒至萬餘石。”據《西陽雜俎》記載,葡萄由張騫從大宛移植到漢宮,大宛就是伊朗一帶,張騫從西域回國是公元前128年,可見我國栽培葡萄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葡萄先在陝西一帶定居之後,隨即向各地廣泛傳播,深受人們喜愛。曹丕在《魏文帝詔》中盛讚葡萄:“中國珍果甚多,且複為說葡萄,其甘而不過,脆而不酸,冷而不寒,葉長汁多……”把葡萄的優點寫得淋漓盡致。
我國葡萄品種主要有“玫瑰香”、“赤露珠”、“巨豐”等。新疆葡萄最為著名,相傳2000多年前吐魯番的底開伊努斯王國的國王,從貢品中嚐到葡萄,國王欣喜萬分,當即派使臣去阿拉伯引進種子,這就是吐魯番無核葡萄的由來。
葡萄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以及糖、鈣、磷、鐵等營養物質。目前,我國所產的葡萄以西北部新疆的為上品,成為國內外暢銷的產品。另外,華北也是我國優良的葡萄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