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囂張的公孫瓚(2 / 2)

嚴綱聞言大喜,雙手抱拳,道:“末將領命,必不負主公重托!”

先鋒重任,公孫瓚還是沒有交給能力最強的劉備或其麾下,而是交給自己的親信大將。

“吾兒公孫續。留守北平。其餘人等隨吾,親率騎步三萬大軍蕩平冀州!”公孫瓚一躍而起,大喝一聲,如虎吼獅怒,震耳欲聾!

三萬虎狼之師,這是真正的精兵悍將!曾打的北方烏桓鮮卑的異族鬼哭狼嚎。北方的遊牧民族也就隻能拿著公孫瓚的畫像貼在靶子上,射中,周圍之人歡呼鼓掌,如此低級的取樂。

公孫瓚這跟以強硬的態度對抗北方遊牧民族有關。但其做戰勇猛,威震邊疆。北方異族也是敢怒不敢言!

由此可見公孫瓚的威勢如何!

接下來也如公孫瓚料想的一樣。

一萬鐵騎,兩萬精銳步卒。

打冀州郡縣比打遊牧異族還要簡單。遊牧民族大都是騎兵,打不過能逃,可冀州城池卻是跑不了。

公孫瓚趁著袁紹援軍未到,沒有料到的情況下,連克常山國、中山、國河間國三個郡三十六縣。

共元氏、欒城、平棘、高邑、房子、上艾、真定、九門、蒲吾、井陘、靈壽、南行唐;盧奴、安熹、漢昌、蠡吾、安國、毋極、新市、上曲陽、望都、唐縣、蒲陰、北平、廣昌;樂成、弓高、成平、中水、武垣、束州、東平舒、高陽、鄚縣、文安、易縣三十六個城池。

而且是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袁紹還未反應,派出援軍之前攻克的。

安平國相,麵臨公孫瓚如此軍威,連抵抗都沒抵抗都出城投降。

公孫瓚舉兵攻打袁紹。攻勢淩厲,威震河北,天下大震!一時間,冀州郡縣紛紛望風歸降。袁紹大驚,為了取悅公孫瓚,緩和局勢,他拔擢公孫瓚的從弟公孫範為勃海太守,但公孫範一到勃海,卻立即倒戈。

冀州九郡之地,已經有了五個歸於公孫瓚,一時間,袁紹的地步也是有些岌岌可危起來。

公孫瓚乃是遼西令支人,幽州本地人。出身貴族。因母地位卑賤,隻當了郡中小吏。他貌美,聲音洪亮,機智善辯。涿郡劉太守很賞識,將女兒許配給他。

公孫瓚是貴族子弟,但因母親出身低微,隻能任書佐。因美貌、聲音洪亮與才智受太守賞識,被邀請為女婿。受嶽父幫助曾與劉備和劉德然共同師事於盧植。

公孫瓚後來在太守劉君下任禦車。在劉太守犯法被發配交州日南時敢於違法喬裝成士兵沿途護送,途中劉太守獲赦還。公孫瓚歸來後因此德行被舉孝廉,任為遼東屬國長史。

有一次公孫瓚跟隨數十名騎兵外出巡邏關塞,看到數百名鮮卑騎兵,公孫瓚就退到空亭對隨行隊伍說:“如不主動進攻必將被殺。”於是手執長矛策馬帶隊衝入鮮卑隊伍,殺傷數十人,雖幸於死,自己也損失過半。鮮卑人以此為戒,再不敢輕易越進關塞。公孫瓚升遷為涿縣縣令。後逐步作到中郎將。

袁紹也是庶子,卻是被過繼給袁家嫡長子當兒子,從此魚躍龍門,成為了天下名門的領頭羊。而同時庶出的公孫瓚卻是隻能以命搏命,靠著軍功慢慢晉升,兩人不可同日而語。

同人不同命,也是公孫瓚不喜歡袁紹的原因之一。

如今公孫瓚兵不血刃拿下安平國,進駐新都,威逼東武城鞠義,十分的囂張。

“哼!草包就是草包,也敢與吾對敵,明日就將袁紹生擒!哈哈哈哈哈!”公孫瓚哈哈大笑,態度十分的囂張與得意,座位底下跪伏著安平國國相,顫顫發抖,連頭也不敢抬。

(推薦票啊票,話說本書的收藏現在還沒過三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