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激動過後,袁熙反而平靜了下,隨手把戰報給程昱一遞,若有所思。
“咦,主公你怎麼不高興啊?這可是暢快淋漓的大勝,剛剛我還從黃巾俘虜口中聽說,就是他們的前軍渠帥十分的囂張,竟然不把我們放在眼裏。把程公等謀士視為酸儒腐士,把主公稱之為紈絝子弟。是可忍孰不可忍!”
辛評一麵憤憤不平,一麵詫異袁熙的態度。
袁熙搖搖頭,有些好笑,道:“實不相瞞,你們都是我的心腹謀士,而且隻對我一人衷心,我也就不瞞你們了。此次戰果雖豐,功勞甚大,卻不能如實向上報道。”
辛評著急了,大聲道:“這是為何,主公你不是要鯨吞將士的功勞吧,萬萬不可啊!!!”
袁熙有些好笑,有些好氣,拿著書簡砸了一下辛評的頭,責怪道:“我是那樣的人麼,這是還是需要程公來解釋。”
程昱見袁熙點到自己,放下了戰報,給辛評解釋道:“主公乃是袁冀州之子,隻是二公子,這身份十分的尷尬。於上,不是嫡長子,於下不是寵愛子。現在主公身為平原相,手握重兵,都已經受到袁冀州的猜忌了,更何況獲得如此大勝,功勞一漲,必然受到他們的嫉恨。俗話說槍打出頭鳥。就是這個道理。”
“現在主公需要的做的就是韜光養晦,暗暗發展實力。讓袁譚、袁尚兩虎竟食,主公漁翁得利。”
辛評也是聰慧之人,一點就透,微微一笑,帶著些許戲謔的笑容,對袁熙道:“主公恐怕不完全是這樣吧。子賢父貴,主公擔心的不是父親的猜忌,而是來自哥哥和弟弟的壓力吧。看來主公也不完全把我當做自己人。”
“佐治啊,佐治。要是就連你也不信了,我還能信誰!你哥辛毗雖然效忠於我大哥袁譚,但是你卻是在我麾下,各為其主,互不幹涉。”
袁熙十分信任辛評,君臣不相負,來世複君臣!
“那接下來如何?!”辛評問道。
“大軍押送俘虜回平原城。”袁熙揮手,準備回平原城。
初平二年十一月初,揚武將軍,平原相袁熙並裨將軍沮授領兵一萬五千人,詐稱三萬,與入侵平原國的青州黃巾交戰。當時統帥沮授趁三十青州黃巾剛剛渡河,立足未穩之際,率軍猛攻,大破之,殺敵五萬,俘虜二十萬。
不是統治者不知道,安天下要比打天下難。不僅僅是因為敵人從地上轉到了地下。而且是因為經濟的困難。
俘虜的這二十萬,比平原國的總人口還要多,如何處理這些人口確實是個問題。
不過頭疼的也是沮授,田豐的事情。袁熙當然不傻,樂得當一個甩手掌櫃。對於袁熙的不作為,當然得到了沮授和田豐等人的強烈反對和譴責。
可惜反對無效!被袁熙“強力”鎮壓了。
不過沮授和田豐確實是個人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把二十萬人“消化了”。按著戰亂時,十分之一的極限征兵比例。沮授抽了了兩萬人,剔除了五千老弱,與原來的五千屯田兵合為一處。共計兩萬屯田兵。
剩下的十八萬人口,交給田豐、崔琰、董昭等人分散到各個城池,當做屯田民。由於此次數量極多,袁熙也同意讓各個城池的縣令擴大衙役郡兵的比例。
“主公,這是我平原國現在的人口賦稅和兵馬。還請主公過目。”
主簿董昭把文書呈了上來。
袁熙接過來,隨手翻了翻,道:“公仁,你把簡單的數據給大家說說。讓大家知道我們現在的情況如何了。不然有些人還不知道我們的平原國發展到了什麼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