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昭年輕時被舉為孝廉,就任癭陶長、柏人縣縣令,袁紹以其為參軍。為了不讓父親再次把人才趕到曹cāo那裏,袁熙心裏嘿嘿兩聲,我也是為了咱們袁家,我就不客氣了。
現在,袁熙的職位乃是平原相,揚武將軍。而且拿著冀州牧,車騎將軍袁紹的手命,征召一個董昭還是很容易的。
見到這個實際年齡已經三十五歲,但是便麵上跟袁熙差不多大的年輕人,袁熙心裏就不斷的嘀咕,真是妖怪,這貨細皮嫩肉,白裏透紅的真的就是董昭麼?!
其實袁熙有些錯怪董昭的。當時董昭被曹cāo一眼相中,就是因為其獨特的修身養xìng保養出來的模樣與眾不同。
董昭後朝見漢獻帝,被拜為議郎,因擅長養生之道而引起曹cāo的注意。董昭建議曹cāo將漢獻帝遷往許昌,從此成為曹cāo的謀士,深受曹cāo信賴。後來,在董昭的建議下,曹cāo加九錫,成為魏公。董昭在魏官至司徒。
征召董昭之後,袁熙又馬不停蹄的趕往清河郡,這裏才是各個勢力相互盤結,相互製衡的地方。
清河郡,東武城。
接下來的,這個人才還是老爹袁紹自己打聽的。這方麵,對於很是熟悉名士圈子的袁紹,顯得有些輕車熟路。這位還是白身,但是名聲早就遠揚,比之董昭更加有名。
此人也是個大帥哥,而且是被三國第一人曹cāo為之仰慕敬重的人。此人正是崔琰,崔季珪
崔琰(163-216),字季珪,清河東武城(今山東武城東北)人。東漢末年曹cāo部下。崔琰相貌俊美,很有威望,曹cāo對他也很敬畏。建安二十一年(216),崔琰在給楊訓的書信中寫道“時乎時乎,會當有變時”,曹cāo認為此句有不遜之意,因而將崔琰下獄,不久崔琰即被曹cāo賜死。
其容貌聲姿高暢、眉目疏朗、須長四尺、甚有威重。世說新語中記載: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
雖然故事有些荒繆,但也能從側麵體現崔琰的容貌雄偉之處。
接下來就是軍事了。冀州大將鞠義此時領著一萬人馬,駐守清河城。一個處理不好,那可是大事,所以袁紹也是考驗考驗袁熙。看看袁熙是不是有真的本事。
“報~~~~~~~~~~!啟稟張將軍,外麵有人稱是冀州牧袁紹的使者。”張郃麾下的傳令兵,上氣不接下氣的,進營傳令道。
張郃眼前一亮,起身道:“快快有請!不對,應該我們親自前去,奐行,我們走。”張郃有些激動,畢竟要換主公了。袁紹的名聲和實力遠遠超出韓馥數百倍,能在如此人物手下,建功立業,張郃也是很激動。
說罷,招呼著一個黑臉壯漢,將軍打扮的武將前去。高覽點點頭同意了。
營門之外,一個書生打扮的年輕人和兩個隨行的軍士,正在靜靜的等待。年輕人表麵十分的平靜,但是衣袖之中,握緊的雙拳,還是表現出一絲絲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