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後為了確保太子的地位,求教於張良,張良出計,請出商山四皓,以使太子在朝廷的地位顯得益發莊重而不可動搖。所謂“商山四皓”是商山之中的四位白發隱士,先後為避秦亂而結茅山林,以前劉邦請了幾次都沒出來。一次劉邦置酒宮中,召太子侍宴。太子應召入宮,四皓一同進去。劉邦心中很驚異,當聽說他們就是商山四皓時,便知道太子羽翼已成,已不可廢。
史記記載:戚夫人生有一子,名如意,被封為趙王,劉邦寵愛戚夫人,yù廢太子劉盈,改立如意。漢高祖十二年,劉邦病重,自知不久於人世,於是就想換立太子,在一次宴會中,太子請來聞名遐邇的賢人“商山四皓”相隨,換立之事已不可能,劉邦無奈,召來戚夫人,指著“四皓”背影說:“我本yù改立太子,無奈他已得四皓輔佐,羽翼已豐,勢難更動了。”說罷,長歎一聲,戚夫人也淒楚不已,隨後,劉邦讓戚夫人跳楚舞,自已則借著酒意擊築高歌:
鴻鵠高飛,一舉千裏。
羽翼已就,橫絕四海。
橫絕四海,當可奈何?
雖有弓矢,尚安所施!
漢惠帝劉盈,雖然懦弱,但是有其母呂後請來的商山四皓支持,就連劉邦也不敢妄言廢立。
麵對袁譚的殷切的眼神,袁熙緩緩道出了三人的名字:“許攸,許子遠;郭圖,郭公則;辛評,辛仲治;荀諶字友若。”
許攸(?-204年),字子遠,南陽(治今河南南陽)人。本為袁紹帳下謀士,官渡之戰時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許攸因此背袁投曹,並為曹cāo設下偷襲袁紹軍屯糧之所烏巢的計策,袁紹因此而大敗於官渡。後許攸隨曹cāo平定冀州,因自恃其功而屢屢口出狂言,終因觸怒曹cāo而被殺。
郭圖(?-205),字公則,潁川(治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袁紹帳下謀士。官渡之戰時力主趁機偷襲曹營,在此計失敗後為免於責罰而歸罪於率軍偷襲曹營的張郃、高覽,致使二人背袁投曹。袁紹死後為其長子袁譚效力,於205年和袁譚一同被曹cāo所殺。
辛評(160-204年),字仲治,潁川陽翟人,東漢末年人物。原是韓馥部下,韓馥逃亡後轉而輔佐袁紹。袁紹死後,辛評、郭圖yù立袁譚為主,與審配等不和。後來曹cāo破鄴,審配怒遣手下將辛評全家殺害。
荀諶,字友若,荀彧之弟(一說荀彧之兄),荀緄之子,(豫州)潁川(今河南禹州)人。初袁紹以逢紀計,說公孫瓚南來,冀州震動,時荀諶為韓馥謀士,說馥請袁紹同治州事,遂使紹領冀州牧。袁紹平定河北,值徐州劉備求救,荀諶力主討曹,紹遂起兵。諶後不知所終。
袁熙每道出一個名字都讓袁譚眼神亮一分。這四人的名聲,早就名揚海內外。袁譚也是早就有所耳聞。
袁熙接著道:“此四人除了許攸之外,都是潁川人,自成一派。而且大哥也跟他們或多或少的接觸過。我先前給他們接觸過,他們四人乃是父親近臣,都是忠義有節的名士,支持正統,看中名聲。大哥乃是嫡親長子,他們不支持大哥,還能支持誰。隻要大哥禮節下士,他們四人必然鼎力支持。”
袁譚讚同的點點頭,咧嘴笑道:“還是二弟有心,大哥謝你了。”
“哎!大哥這可是見外!弟弟不幫哥哥,還能幫誰。”袁熙故意皺眉,打趣道。兄弟二人相視一笑,激情無限。
袁熙攬功勞的能力到是不小,其實這四人當中二人郭圖,辛評是鐵杆的挺譚派,另外二人,一個許攸是有名的老油條、牆頭草,一個荀諶是醬油黨。把這四人介紹給袁譚,甚是容易。能不能得到他們的支持,就看袁譚的表現了,最不濟也有兩個保底。
當然,袁熙也不是傻子,想反,jīng明的很著呢。袁熙最為中意的袁紹謀士,一個已經收為己用,另一個沮授,袁熙還有自己留著用,當然不會介紹給袁譚。即便袁譚接觸了沮授,也斷然不會支持袁譚。
因為沮授是死忠於袁紹,對袁紹有利,支持誰都一樣,對袁紹不利,誰也不支持。所以沮授曆史上極力反對袁紹分封諸子。以沮授的正直,不結怨袁譚就算不錯了,何談支持他。
袁熙推薦袁譚的這四人都有明顯的缺點,而且智謀比之沮授、田豐二人略微差些。袁熙讓給袁譚倒也不太可惜。文學度www.wenxu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