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用怎樣優美的語言來讚美我們上一學期的表現都不為過,無論是學業的進步還是各項活動中才華淋漓盡致的釋放,都讓我們興奮不已,想必你們也激動吧!從國慶大典、秋季運動會,到學生會主席競選、主持人大賽、午間音樂會、元旦晚會、學生講壇,上演著一場場精神盛宴。不要認為這是誇張,你們在各個領域取得的點滴進步在我看來都具有重要意義。作為一名老師,作為一位校長,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欣賞你們。雖然我不具備地毯式賞識的竅門,但還是能捕捉到很多精彩的人和事。
對於國慶大典上我們高二的同學,首先我要讚美你們作為公民的責任意識,你們為這個民族出了一份力量,哪怕僅僅是背景。其實,我始終認為更為寶貴的是參與的過程,感人的細節和瞬間。我的手機裏有一張首次在天安門合練的照片,這張照片記錄了夜空中絢麗的粉色,還有挨我最近的倪浩然的燦爛笑容!結束時天空中飛舞著五彩斑斕的帽子,在我看來這是最美的瞬間,那氣勢甚至超過了閱兵時整齊的方隊和先進的武器!
上學期,我們的學生會主席競選和主持人大賽足夠精彩吧!我想這兩次活動並不隻是成就了王達和許娟娟的精彩,它讓我們看到了更多的智慧、勇氣和膽略。想想你們當時的表現,我到現在還能回味起它帶給我的震動。請允許我舉一個例子:在學生會主席競選中,抽簽即興演講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考驗,即便所謂的大牌主持也未必能夠應付。當時薑雲路的即興演講最令我佩服,確實打動了我,當時他抽中的好像是“畏懼”。我不能完整複述他當時的話語,他大致表達了這樣的感想:對於生活中的有些事情,我們要心生畏懼,要學會敬畏,但麵對困難,例如這樣的競選,我們就要不懼艱險!這樣精彩的回答,我在很多場合向別人激動地描述過,少數理解的人高聲讚歎,遺憾的是大多數人都沒有聽懂!
說到智慧和才華,不能不提我們的學生講壇。袁威和王思涵精彩開頭之後,雷仞、吳珊、張佳暉、李亦白接連上演了好戲。傾倒清華學子的雷仞,你有什麼理由不自豪?我們的全國花毽冠軍吳珊,展示了全中國隻有她一人能表演的絕活兒,讓我們驚歎叫絕。張佳暉的講座“商鞅變法”,讓我認識到學術能如此精彩。遺憾的是,沒有現場聆聽李亦白的演講;但從別人那裏得知,你所表現出來的自信和張力,足以讓百家講壇黯然失色。因為你們在我身邊,我能感受到你們那具有人性溫度但可能還不完美的思想和智慧。我沒有誇張,我始終堅信,你們的未來一定會更成功。
新學期有更多活動等待我們去參與,春季運動會、詩歌節、合唱節、創意大賽。我們的博物館本學期將舉辦程一藏品展。他是你們的一位師兄,前年畢業的,已經是小有名氣的收藏家了,高一時就向石刻博物館捐贈過自己淘來的一尊價值50萬的宋元時代石佛造像。將來我們的博物館要多推出我們同學自己的作品。比如,我現在就知道高二盛金浩的繪畫、陳婧琳的書法十分了得,展覽就從你們開始吧。
上學期,從12月開始我因病入院,因此錯過了十五中的春晚——元旦晚會,這是最遺憾的事情。但住院期間,我讀書並反思教育,有了一些認識,不吐不快。
最近讀到這樣一段文字:“中國人普遍不懂得如何為了個人和社會的福祉去進行富有成效的生活。潛意識裏,中國人視他們的生活目的為抬高自己從而獲得別人的認可。這樣一來,一個人就會對‘保有麵子’這樣微不足道的欲望感到滿足。‘麵子’是中國人心理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它已經成為了中國人難以克服的障礙,阻礙中國人接受真理並嚐試富有意義的生活。這個應受到譴責的習性使得中國人生來就具有無情和自私的特點,它已成為中國落後的主要原因。”看到這樣的評論,覺得非常刺耳,但靜下心來想,這些話語不正是戳到了我們的痛處嗎?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甚至想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的教育體係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一種失敗和恥辱。它已經不能夠服務於教育本應服務的對象:社會、群體。這個教育體係不能給社會提供許多有用的個體。它製造出一群投機分子,他們渴望受益於社會所提供的好處,卻毫不關心回報。受教育不能隻是為了身份和地位。能否得到尊敬,並不在於是否擁有相當的知識,而在於為別人的幸福做過什麼。你們再看社會上有多少人在夢想奇跡或者好運,而不願意付出努力。我們必須明白一個事實:威望和成就是通過一步步地努力工作、學習和犧牲實現的,不付出就沒有所得。簡單來說,如果是為了謀生,那一個人隻有去索取;但如果是為了生活,一個人必須去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