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絕經後骨質疏鬆的治療(3 / 3)

主要副作用為頭昏、心慌、麵部潮紅、惡心等不適。有過敏體質者、支氣管哮喘史者慎用。

7、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RM)Serm是一類人工合成的類似雌激素的化合物,它們選擇性作用於不同組織的雌激素受體,分別產生類雌激素或抗雌激素作用。對SERM的研究提示,作用於骨的雌激素受體亦能發揮類似雌激素樣作用。Richard發現接受他莫昔芬(三苯氧胺)治療兩年後的絕經後乳腺癌病人,腰椎骨密度每年平均增長0.61%,而對照組每年減少1.00%,二者有顯著差異。對切除卵巢的老年鼠及成長期鼠,他莫昔芬(三苯氧胺)、雷洛昔芬等同樣具有維持骨量、減少骨丟失的作用,但也有作者認為SERM對骨作用的影響與雌激素水平有關。他莫昔芬(TAM)用於健康絕經前婦女,可使腰椎和髖部骨量進行性降低。表明在絕經前較高的雌激素水平時,他莫昔芬(TAM)對骨代謝的淨效應為抗雌激素性的,而在絕經後內源性雌激素水平低下時,他莫昔芬(TAM)才表現出固有的對骨組織的雌激素樣作用。這可能與不同雌激素濃度下,雌激素受體的敏感性有關。雷洛昔芬與他莫昔芬(三苯氧胺)對骨量及血脂均有較好的影響,但在他莫昔芬(三苯氧胺)的臨床研究中有引起子宮內膜增生,甚至誘發子宮內膜癌的報道。動物實驗發現大劑量他莫昔芬(三苯氧胺)可誘發大鼠肝癌,故雷洛昔芬的臨床應用前景更為看好。他莫昔芬(三苯氧胺)劑量為10mg,口服2次/d,雷洛昔芬劑量為60mg/d口服。

8、依普拉封是20世紀60年代後期在匈牙利合成的一種異黃酮衍生物,為7—異丙氧基異黃酮。屬於植物雌激素類的一種。它在動物和人體中均沒有雌激素活性,但能增加雌激素的活性。在20世紀70年代初通過給小鼠、雞和羊口服依普拉芬天然合成衍生物,發現它能增加骨中的總鈣量,因而首次提出這類物質可作為藥物治療骨質疏鬆。

對依普拉封的一些基礎研究證實可通過增加成骨細胞數量而增加骨形成,並可抑製骨吸收。依普拉芬對骨吸收抑製的機製與抑製前破骨細胞的募集和分化有關,而且這種抑製可通過降低成骨細胞對PTH反應而間接調節。

依普拉封對骨質疏鬆的治療作用與雌激素相似,但應用依普拉封的絕經後婦女,血清促性腺激素、雌激素或泌乳素水平無變化。為了解依普拉封與雌激素受體間可能的相互作用,對人前破骨細胞係FLG29.1和人乳腺癌細胞係MCF7進行了研究。研究發現雌二醇和其他類固醇物質不能替代[3H]標記的依普拉封與FLG29.1細胞結合。同樣依普拉封也不能替代[3H]標記的雌二醇與MCF7細胞相結合。代謝產物預保溫後,雌激素與FLG29.1細胞的結合增加。依普拉封及其代謝產物不能引起FLG29.1雌激素受體相關基因的表達,也不引起MCF7對信息基因(CAT)和雌激素反應成分的影響。

上述結論提示,依普拉封作用於破骨細胞前體,而不是雌激素受體相互作用的調節。有關依普拉封的類雌激素作用及與雌激素受體結合的部位、直接或間接的作用等問題尚有爭議,還需在分子水平作進一步的研究。

劑量為每天口服600mg,分3次給藥。不良反應主要是胃腸道反應,發生率在10%—16.1%。極少數患者出現可逆性白細胞減少,停藥後可恢複正常。

9、氟製劑氟是骨和牙齒生長發育必需的微量元素,對骨有特殊的親和力,在骨質中取代羥磷灰石上的OH—,形成的氟磷灰石能拮抗破骨細胞的溶骨作用,並刺激成骨細胞的活性,促進骨形成,尤其增加鬆質骨的形成。應用氟化物時,必須配用足夠的鈣劑,才能使新骨轉變為成熟骨。單氟磷酸穀酰胺與鈣劑合製成的特樂定嚼片(每片含氟元素5mg,鈣元素150mg)目前已用於臨床,3—4片/d,口服,有消化道刺激的不適反應。

10、甲狀旁腺素(PTH)小劑量間隙皮下注射PTH在動物實驗中有成骨作用,可使骨量增加,並提高抗骨折能力,目前臨床應用資料較少,還需要臨床進一步觀察研究。

預後:由絕經後骨質疏鬆所致的嚴重並發症中,健康搜索在髖部骨折中有12%—14%的人於骨折後1年內死於循環呼吸、消化等係統的各種並發症。存活者中50%行動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