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絕經後骨質疏鬆的並發症(1 / 2)

並發症:

1、骨折是骨質疏鬆所致的最主要的並發症,如因骨折而臥床不起,則易導致肺炎,心血管疾病等並發病常發生脊椎、前臂及髖部骨折。與健康人發生骨折的區別是輕微外傷即發生骨折。

(1)脊椎骨折:提舉或推拉重物,彎腰,輕微跌倒,或跌倒時臀部著地時即可發生脊椎壓縮性骨折,出現急性及嚴重的腰、背疼痛,有時伴隨身材變矮,或有神經根壓迫性疼痛。如果脊椎壓縮性骨折逐漸發生,則出現慢性腰背痛。

(2)前臂骨折:跌倒時一手或雙手接觸地麵時易於發生。

(3)髖部骨折:輕微滑倒即可發生,常見於年齡較大的絕經後婦女。因髖部骨折發生後,15%—30%在1年內死於各種合並症,存活者中,約半數生活不能自理,因而是骨質疏鬆症的最嚴重的合並症。

2、因胸廓失去了彈性和腰椎前突妨礙心髒、肺和消化係統的血液循環及功能活動,因此可並發胸悶、氣急、咳嗽、腹脹、便秘等症狀。

鑒別:

1、多發性骨髓瘤與骨質疏鬆相似之處為骨量降低,骨痛及病理性骨折。不同之處是多發性骨髓瘤在X線照片上有骨破壞區,病情呈進行性加重,病變多見於頭顱和骨盆,骨髓穿刺檢查有助於確診。

2、骨轉移瘤常見於老年婦女,患者可伴有骨痛,骨量減少及(或)病理性骨折。與骨質疏鬆症的主要區別是可能發現原發腫瘤,X線照片上有骨破壞區。

3、骨軟化症因骨軟化症時BMD也降低而需與骨質疏鬆症鑒別,但骨軟化症常發生於生育期婦女,其發病與多產及營養不良有關,常有手足抽搐,血鈣及血磷降低,血tALP升高等改變,骨X線照片可見骨邊界有絨毛狀變化,而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發生於絕經後婦女,通常無症狀,血鈣、磷正常,血tALP在正常範圍內升高,骨X線照片上骨邊界清晰。但高齡婦女缺乏戶外活動,維生素D攝入不足,可能同時患有骨質疏鬆及骨軟化症。

4、繼發性骨質疏鬆症是由各種疾病或長期應用藥物引起的骨質疏鬆症,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甲狀腺功能減低,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糖尿病,庫欣綜合征,慢性肝病,腎病,嚴重的營養不良等,藥物如腎上腺皮質激素,甲狀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GnRH—α),肝素,化療藥物等。可發生於任何年齡,詳細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輔以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即可與絕經後骨質疏鬆症鑒別。

治療前:

預防:絕經後隨年齡增加,骨密度將漸進性減少,並使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及骨折的危險度劇增。預防的主要目標是在婦女的整個生命過程中控製骨質疏鬆的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