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鎖鑰。在周穆王時已有簡單的鎖鑰,形狀如魚。魯班改進的鎖鑰,形如蠡狀,內設機關,憑鑰匙才能打開,能代替人的看守。
(5)兵器。鉤和梯是春秋末期常用的兵器。《墨子·魯問》記魯班將鉤改製成舟戰用的“鉤強”,楚國軍隊用此器與越國軍隊進行水戰,越船後退就鉤住它,越船進攻就推拒它。《墨子·公輸》則記載他將梯改製成可以淩空而立的雲梯,用以攻城。
(6)仿生機械。《墨子·魯問》又記魯班削木竹製成鵲,可以飛3天。另據《鴻書》記載,他還曾製木鳶以窺宋城。《論衡·自紀·儒增》記述了一種傳言,說他製做出備有機關的木車馬和木人禦者,可載其母。
(7)雕刻。《述異記》記載魯班曾在石頭上刻製出“九州圖”,這大概是最早的石刻地圖。此外,古時還傳說魯班刻製過精巧絕倫的石頭鳳凰。
(8)土木建築。《事物紀原》和《物原·室原》都說魯班創製鋪首,即安裝門環的底座。古時民間還傳說他主持造橋;他的妻子雲氏為了使工匠不受日曬雨淋而發明了傘。
當然,對於魯班的發明成就有些史書的記載有點誇大事實,但是魯班作出的偉大成就不得不讓人欽佩啊!
孟薑女是否真有其人之謎
孟薑女,戰國時齊國武將記梁的老婆。
孟薑女的原型是戰國時齊國武將記梁的老婆。
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她如何哭倒了長城?
哭倒長城的孟薑女,在被人們代代講述了上千年以後,在不久前有了一個新的名分。她的傳說和其他30項民間文學一起被列入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曆史上,莫非真有孟薑女此人?這個貌美如花的小女子難道確有“哭長城”一事?她哭的所謂的“長城”又是在哪裏?一個嬌弱女子究竟采取了怎樣的“哭”法,終於連長城也“倒”了?
孟薑女原是無名氏,最早記載的孟薑女是沒有名字的。她是齊國武將記梁的老婆,稱為記梁妻。
在《左傳》中,最早記載了有關記梁妻的故事。“記梁出戰莒國,死了。屍體被運回齊國,齊莊公要求在城門外進行吊唁。”但是,記梁妻堅決不同意。她說:“記梁是怎麼死的?如果他有錯誤,就幹脆不要把他的屍體運回。如果沒有錯誤,記梁就是為國捐軀,那麼應該能夠到宗廟裏麵進行祭奠。”於是,齊莊公就按照規矩很正式地舉行了祭奠儀式。
故事到此似乎結束了,沒有關於“長城”、也沒有關於“哭”的內容。顧頡剛先生在1927發表《孟薑女故事研究》一文中對此故事起源也有說明。顧老撰文描述:“在這一段記載裏,隻見得她是一個知禮的婦人”。
那麼,記梁妻究竟是怎麼哭起來的?
“根據顧頡剛先生的考證,孟子說齊人善哭,因為孟薑女哭,從而改變了齊國的風俗,導致了一個國家善於唱哭調。但是顧老推測,很可能齊國本來就善於唱一種哭腔,有這種風俗,所以才有了記梁妻的哭。”
把孟薑女故事的中心放在“哭”上,還有一個可能就是“天人感應”的需要。作為一種哲學思想,西漢重天人感應。而“哭”能夠跟“天人感應”掛鉤,從而具有了一定的功能並能夠最終在故事中穩定下來。
任何時代都會用現實的例子來說明某種哲學思想。西漢就借助了記梁妻的故事,使其成為“天人感應”的一個個例。“不過,這所有的研究都隻能說是猜測。”至於記梁妻究竟是怎麼“哭”起來的,這是至今沒有解決的一個問題。
孟薑女的“哭”,甚至哭“崩”了山。
劉向在《說苑》及《列女傳》中記載“孟薑女在夫死後向城而哭,城為之崩……這是孟薑女哭崩了城的最早記載,是劉向提出來的。”從此,孟薑女“哭”的威力一發不可收拾。不僅“崩城”,甚至是到了“崩山”的地步。
蘇小妹的嫁娶趣事
蘇小妹,蘇洵的女兒,聰明過人的才女,後嫁於秦觀。
蘇小妹是蘇洵的小女兒,也就是蘇軾的妹妹。蘇小妹不僅長得容貌清秀俊美,而且聰明伶俐,是甲譽一方的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