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吳昌碩超山刻瓦(1 / 1)

吳昌碩是我國近代一位著名的金石家、書畫家。他的篆刻,融合皖、浙諸家,並以秦漢璽印、封泥及陶瓦文字入印,雄渾蒼老,創為一派。他的藝術造詣深厚,是來之不易的。這裏有個他的治印故事。

據說,吳昌碩年輕時,在安徽的一個官員家裏做門客,因那個官員本身酷愛金石,故門客多是金石行家。當時吳昌碩年紀輕,治印藝術水平也較低,所以常受別的門客奚落。吳昌碩一氣之下回到浙江,在“十裏梅花香雪海”的超山隱居下來,勤學苦練篆刻。

吳昌碩在超山住了三年,就用瓦片刻了三年。用鈍了多少把刻刀,刻過了多少堆瓦片嗬!手腕酸了不嫌苦,手指磨破不叫痛。不分寒暑,日日刻,時時練,吳昌碩的篆刻功底就深了!

那時,正值慈禧太後做壽,各地官員都進獻奇珍異寶。山東巡撫則送了對玉璽,價值紋銀八百兩。他招聘名家鐫刻,並說刻壞了要照價賠償。這樣珍貴的玉石誰敢雕刻呢?一怕刻不好要殺頭;二怕刻壞了賠不起。最後派人來叫吳昌碩刻。吳昌碩一口答應,但提出一個條件:刻工紋銀八百兩,刻坍願賠紋銀八百兩。山東巡撫無奈,隻好答應。結果刻好玉璽,送上京去,經京城名家鑒賞,確是出人頭地。吳昌碩篆刻的名聲從此就更大了!這真是:天下無難事,隻怕有心人,功到自然成嗬!

弗子榮 口述

水國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