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六 可以歸去(月票加更)(2 / 2)

程宰頗為奇怪徐元佐知道宋人汴京的下水道,卻不知道上海下水道。他解釋道:“宋元之際,吾鄉有鄉賢任公,諱仁發,在上海主持水利,挖掘暗河,分流淤泥,設立十處地下水閘,大者五七畝,小三五畝,用了十數萬根木樁,乃是十分浩大的工程。吳淞江在國朝不曾造害,得益於此良多。”

“唔!可以去看看麼?”徐元佐聽了心癢。

程宰嘴角一抽:“那有什麼可看的?不知多麼汙臭呢。”

徐元佐一想也是,轉而道:“所以宋元時候都能建成的工程,我們豈有做不到的?若是日後再有新城,預先探址修建下水道,不需要用鐵管鋪設,豈不是還省了成本?”

程宰微微搖頭。

李文明道:“若是那樣算來,石板、磚塊,也不知要用多少呢。”

——你們都這麼能算賬,聊天累不累?

徐元佐撇了撇嘴,道:“這本就該是官府做的事,耗費多,百姓獲利也多,總的算來還是好事。”

提到了政府責任和社會財富再分配,程宰和李文明也沒法多說什麼了。如今捐款可以抵稅,說不定還真的能修成。到底繳稅隻能換回一張稅票,但是捐建工程,卻是可以勒石刻功,流芳千古的。

徐元佐因為打算將整個假日都放在監工上,所以穿得較厚。李文明和程宰因為出入暖爐,冬天並不習慣穿得很厚,此刻站在寒風中已經覺得有些冷了。正要準備告辭,突然看到徐元佐的小奚棋妙跑了過來。

“何事慌張?”徐元佐問道。

“佐哥兒,大事不好了,剛剛郡城那邊傳來消息,原來您的座師石洲公遭高拱排擠,已經罷官回鄉了。”棋妙急聲道。

徐元佐微微一怔,轉瞬間已經恢複了平常。

林大春是一省學政,官階職位都是極高。別人不知道他跟徐階的關係,高拱卻是很清楚的。在冊立的問題上,他們都是統一戰線的裕王黨人。高拱不能大肆報複言路,先將林大春剪除,雖在意料之外,卻是情理之中。

“無可奈何花落去。”徐元佐終究不是操盤天下的布衣宰輔,興歎之中冒出一句古人詞句。

程宰和李文明恍惚間覺得自己跟徐元佐站在一起,身份自然就拔高了許多。隨便過來聊聊天,竟然都能聽到這麼高端的消息。再看徐元佐的反應,若不是早早知曉,就是對林大春日後起複頗有信心。

既然有“無可奈何花落去”,那麼“似曾相識燕歸來”還會遠麼?

李文明多想了一步:徐敬璉暗藏的“燕歸來”,到底是說林大春會回來,亦或是說高拱入閣乃是“無可奈何”呢?前者是承序之言,後者是互文見義……唉,看來要做高官大佬的幕友文主,還真是一樁傷神的事。

“這事聽誰說的?”徐元佐問棋妙。

棋妙道:“是郡城那邊過來送年貨的家人,現在還在轎廳等著呢。”

徐元佐呶了呶嘴:“收拾一下,咱們得走一趟郡城。”他又對李文明道:“先生是與我同車回去,還是在唐行再遊玩幾日?”

李文明的妻兒今年要從紹興過來,所以他也懶得回去過年,放了假就來唐行找徐元佐遊玩。看似人情走動,實則也是為兒子來年能入讀升湖書院先打個伏筆。

徐元佐豈會聽不出此等弦外之音,這兩日都沒點破,此刻邀他同車,正是一個準確回複:來意盡悉,毫無問題,可以歸去矣!

*

*

字數外補丁:

首先,感謝大家的月票支援~!希望推薦票也能跟上!加更在此,聊表心意。

其次,文中所提到的地下水閘,讀者諸君若是有興趣,可以搜索“上海元代水閘遺址博物館”,內有詳細實物。上萬根木樁根根都有編號,上方覆蓋青石板,以鑄鐵鏈接。700年後仍舊堅固難破,可見古人做事之細。當然,這個水閘遺址隻是十個水閘中的一個,另有九個隻見於典籍,尚未發現遺址。

最後,再求月票和推薦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