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潛艇
公元前350年,有個叫馬其頓的王國,它的國王亞曆山大大帝是一個酷愛遊樂的人,他想盡辦法到一切地方轉一轉,以顯示自己的帝王威風。也許真應了人們常說的“有什麼帝王就有什麼樣的臣子”這句古話,一位饒舌的大臣為了討好亞曆山大大帝,竟在他麵前胡編亂造:“尊敬的國王,茫茫大海時而風起雲湧,時而風平浪靜,那是因為海底國的國王喜怒無常所致。那個海底國真是奇妙無窮,如果大王能夠親臨視察,那可是全國民眾的榮耀。”這個亞曆山大大帝是個獨裁之王,哪管有無可能,立即命令掌管舟船的大臣以最短的時間拿出完善的辦法,以讓他一飽眼福。
舟船大臣冥思苦想,幾個月過去了也沒有能拿出一個可行的方案。亞曆山大大帝氣得暴跳如雷,發誓如果再沒有人能拿出方案來,所有大臣一律削職為民。不知是老天有眼還是舟船大臣運氣好,在亞曆山大發誓後的第二天,有一舟師提出用晶瑩透亮的玻璃製成一個能容納一個人俯臥的玻璃桶。亞曆山大一見方案有了,精神大振,在一個星期之後,便興致勃勃地臥在玻璃桶裏,進入那迷人的海底了。如癡如醉的亞曆山大大帝興趣盎然地在海底飽覽了幾天幾夜後,懷著異常留戀的心情回到了他的皇宮之中。
亞曆山大大帝海底探奇純屬早期人類的幻想,但是在古代和中世紀時代的曆史上卻記載著很多潛水員(當時稱為蛙人)與大海搏擊的事例,潛水的最基本原理也很早就被人們所發現。但是,真正能潛入水中並能在水下推進的潛艇的出現,卻是在1578年英國人威廉·伯恩關於潛艇理論的一本書出版之後。1620年,荷蘭的一位名叫科尼利斯·德布雷的物理學家,按照伯恩的理論研製成功的潛水船便是這種能潛入水中,並能在水下推進的潛艇。據說這種潛水船最多可載12名水手,用槳推進。這種早期的潛水船的船體是由一個木櫃和在木櫃外麵所蒙的塗油牛皮所組成的,它能下潛到5米左右,船體內裝有作為壓縮水艙用的羊皮囊,下潛時在羊皮囊中注水,上浮時則將水從羊皮囊中擠出。這種潛水船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的潛艇雛形了。
“海龜”艇
自從德布雷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潛艇之後,除了一些為遊戲而造的工藝很差的潛艇之外,一個半世紀的時光過去了,潛水船都沒有什麼發展,一直到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才出現了用於作戰的潛艇。
1776年7月4日,北美人民宣布了舉世聞名的“獨立宣言”,並同時宣稱脫離一切對英的隸屬關係,成立“自由獨立的合眾國”,這激怒了英帝國主義者。當時英國借助於強大的海軍艦隊,調集35萬多人馬,企圖一舉侵占三麵臨水的紐約城。
英國軍艦封鎖了紐約港,並且命令擁有64門大炮的旗艦“鷹”號不停地向喬治·華盛頓領導的紐約保衛軍進行炮擊。美國人民對英殖民主義者的暴行深惡痛絕,可惜由於當時的北美既無重炮又無海軍,對英軍無可奈何。那時,剛剛從耶魯大學畢業不久的戴維特·布什內爾一直從事水下旅行的研究,在華盛頓的支持下,他終於製造成功了高約2米,外殼由橡木製成,可容納一人的作戰潛艇,並將這艘作戰潛艇命名為“海龜”號。“海龜”艇內的空氣儲量可供駕駛員在水下連續呼吸半小時左右,為了能夠補充新鮮空氣,在艇上還裝有兩根通氣管,通氣管通過浮閥在艇體上浮時自動打開,在艇體下潛時啟動關閉,從而進行換氣。另外,在艇上還設置有壓載水艙,用手動泵操縱以控製潛艇的潛浮。艇體上還設有一塊重約90千克的壓鐵,當潛艇發生故障或有特殊需要時,可釋放壓鐵,以利於迅速脫離險境。“海龜”艇還設有水平和垂直兩個螺旋槳,以便艇體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運動。在“海龜”艇的背上還裝有一個重約68千克的水雷,水雷的一端係在一個鑽頭上,當潛艇潛至敵艦艇底部時,駕駛員則將鑽頭鑽入敵艦,然後解開水雷與潛艇的連接,這樣等到潛艇遠離敵艦之後,在定時機構的控製下炸毀敵艦。由此可見,“海龜”艇與早先其他作戰兵器相比,是一種巧妙而又具有巨大潛在殺傷力的武器。
1776年9月7日深夜,擔任警衛任務的“鷹”號戰艦停泊在紐約港外的斯塔頓島附近。“海龜”艇經過兩個半小時與海潮的搏鬥,到達“鷹”號戰艦的尾部,此時駕駛員的心情就別提多高興了,以為這次任務定能完成。也不知是上帝不想成全這位準英雄還是他自己的心情過於緊張,當他潛入敵艦下方,用鑽頭鑽敵艦時,正好鑽到一塊加固舵鈕的金屬片上。本來艙內的空氣夠駕駛員半小時呼吸用的,一處不行,他應該另找一個地方作第二次嚐試。可是心情過於緊張的駕駛員怎麼也沒有想到會鑽到金屬片上,他使盡全身力氣,始終不能鑽進去。半個小時過去了,空氣不足使駕駛員不能再戰,他懷著無可奈何的心情浮出水麵。正在這時,英國巡邏艇發現了像怪物一樣在水麵緩緩移動的“海龜”艇,於是前往追趕。人力驅動的“海龜”艇哪裏是巡邏艇的對手;在拚命逃跑之時,駕駛員急中生智,連忙扔出水雷,英國巡邏艇不知這海上怪物施放的是何種武器,不敢戀戰,匆匆逃離現場。大約20分鍾之後,水雷在定時器的操縱下爆炸了,嚇得封鎖紐約港的英國軍艦紛紛起錨。“海龜”艇盡管未能直接給敵艦有力的打擊,但從衝破英軍的封鎖這一點來看,它圓滿地完成了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