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護衛艦(1)(2 / 2)

不過,就在德國潛艇在大海上肆無忌憚地襲擊盟國艦船時,人們終於發現在海防基地400英裏之內,從沒有任何艦船被擊沉。原來海防基地內駐有遠程偵察機和轟炸機,人們意識到在今後建造的護衛艦上隻有配備艦載飛機才能“克狼製勝”。

戰爭的血腥驚醒了人們,於是掀起了一陣建造護衛艦的熱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僅英、美、法、德、意5國就建造了1800多艘護衛艦。這些在血水刺激之下建造的護衛艦,在反潛能力和防空能力上不斷加強,裝備了大功率聲納和深水炸彈,用以搜索襲擊敵方潛艇,裝備各種口徑的艦炮用以對付敵人大型艦艇和空中襲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改進後的護衛艦廣泛參戰,屢建戰功。1943年,由25艘德國潛艇所組成的“狼群編隊”,利用盟軍大西洋上的一支運輸船隊因天氣惡劣而使空中掩護被迫停止的機會,重施故技。可是這次德國人大失所望,因為盟國的護衛艦已今非昔比,作戰能力比起早先的護衛艦已發生了質的變化,此戰一舉擊沉德國潛艇4艘,重創多艘,這支運輸船隊在護衛艦的嚴密護衛下平安到達預定的港口。

日本“石狩”級護衛艦

“石狩”級護衛艦是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四代護衛艦的試造艦,也是首次采用柴燃交替動力裝置的護衛艦。該級艦於1979~1981年建造,僅建有1艘。

該艦標準排水量1290噸,滿載排水量1450噸,艦長85米,寬106米,吃水35米。動力係統為1台“奧林普斯”燃氣輪機(功率12160千瓦)和1台6DRV柴油機(功率3460千瓦),航速25節。

主要裝備為1門76毫米火炮,1座6管20毫米“密集隈”近程武器係統,2座四聯裝“魚叉”導彈發射係統,2座三聯裝魚雷管,1座4聯裝“博福斯”火箭深彈發射裝置。該艦配備2-21火控係統,采用QYQ作戰數據處理係統、OPS28型對海雷達和OPSl9B型導航雷達、OLT-3型幹擾發射機、SQS36D艦殼聲呐。

英國“大刀”級護衛艦

英國“大刀”級護衛艦建於1978年,艦長131米,滿載排水量3860噸,最大航速30節,續航力4500海裏,艦員240名。

該艦的主要作戰使命是反潛作戰,因此全艦武器係統旨在提供探測、搜索和擊毀敵潛艇,以及偵察和攻擊水麵目標和對空點防禦的作戰能力。艦上攜載有2架“山貓”型反潛直升機,裝有2座MK32型三聯裝反潛魚雷發射管,2座六聯裝“海狼”對空導彈發射裝置,4座“飛魚”MM38艦對艦導彈發射裝置和1座八管箔條幹擾火箭發射架。以後,英國對“大刀”級護衛艦進行了改進,稱為“大刀”級Ⅱ型護衛艦。

1999年3月13日,英國海軍“大刀”級Ⅱ型護衛艦“拳師”號在艦長伊博森上校的率領下,駛抵我國上海揚子江碼頭,對上海進行為期6天的友好訪問,海軍上海基地舉行了隆重的儀式,歡迎來訪的英國軍艦。

以色列“埃拉特”級護衛艦

該艦是一級多用途戰艦,具有反艦、反潛和防空等多種功能,既可獨立執行作戰任務,也可以作為指揮艦使用。該艦首次采用了綜合指揮控製係統,具有可以重新組合的標準操縱平台。

艦長766米,寬119米,吃水32米;標準排水量1062噸,滿載排水量1200噸。動力裝置為1台LM-2500燃氣輪機和2台MTU柴油機,總功率20580千瓦,最大航速33節。

盡管該級艦艦體小,噸位不大,但艦上裝備的武器與電子設施卻樣樣俱全。包括2座四聯裝“魚叉”艦艦導彈發射係統,8座“迦伯列”艦艦導彈發射係統,2座32管“巴拉克”垂直發射係統、2座三聯裝NK-32魚雷發射管、2門76毫米炮、2門25毫米炮、1座“密集陣”近程武器係統。

在輕型護衛艦中,該艦不僅是火力最強的,而且隱身性能也是極為突出的,是火力和隱身係統都比較突出的輕型護衛艦。

在一定意義上講,它開創了新一代輕型護衛艦的先河。

該艦首艦於1992年2月開工建造,1994年2月正式服役。

日本“築後”級護衛艦

“築後”級護衛艦是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三代護衛艦,主要任務是為船隊護航和反潛,為平甲板型反潛巡邏護衛艦。艦型以20世紀60年代初的“五十鈴”級為母型設計,上層建築用鋁合金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