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快樂才是硬道理(1)(3 / 3)

隻想著別人忘了自己,自然不會快樂

南陽慧忠禪師身邊有個跟隨了他三十多年的侍者,一直任勞任怨,忠心耿耿,所以慧忠禪師想對他加以點化,以感謝他平日對自己的照顧。

一天,慧忠禪師像往常一樣喊道:“侍者!”

正在煮茶的侍者聽到禪師的招呼,以為慧忠禪師有什麼事要他幫忙,於是立刻跑過來問道:“禪師!有什麼事要我做嗎?”

禪師說:“也沒有什麼事。”

侍者以為自己聽錯了,就又回去煮茶。

過了一會兒,禪師又喊:“侍者!”

侍者又跑過來問是什麼事。

慧忠禪師還是說:“沒什麼事要你做。”

這樣反複了幾次以後,禪師喊道:“佛祖!佛祖!”

侍者聽到慧忠禪師這樣喊,感到非常不解,走過來問道:“禪師,您這是在叫誰呀?”

禪師雙目盯著他,啟示他道:“我叫的就是你呀!”

侍者迷惑地問道:“禪師,您是在抬舉我嗎?我哪裏是佛祖?我是你的侍者呀!你糊塗了嗎?”

慧忠禪師看到他如此不可教化,便說:“我並不是在抬舉你,隻不過你太讓我失望了!”

侍者感到不安,以為自己有什麼事情做得不好,說:“禪師,不管到什麼時候,我永遠是你最忠實的侍者,任何時候都不會改變!”

慧忠的目光暗了下去,說:“雖然你並未辜負我,但你卻辜負了你自己!我的良苦用心你完全不明白。你隻承認自己是侍者,而不承認自己是佛祖,佛祖與眾生哪裏有什麼區別?眾生之所以為眾生,就是因為眾生不承認自己是佛祖。實在是太遺憾了!”

與人為善,關心他人並沒有錯,但不應該忘記了自己的存在。世界上每個生命都是一個可以獨立存在的個體,如果隻是作為別人的附庸而存在,生命又有什麼意義?猶如朋友相交:努力並肩站立,相互支撐,共迎風雨,同沐霞暉;勿學藤蔓,隻能依附於樹木、牆壁,攀緣而上,一旦樹倒、壁塌,自身也就不存在了。

不必為無謂的爭執傷了自己

小和尚來到山下的河邊挑水,一個人忽然走上前來,問:“小和尚,我問你個問題,可以嗎?”

“當然可以。”

那人問:“你知道一年有幾季?”

小和尚以為他會問什麼高深的問題,就脫口而出:“四季!”

“不對!三季!”

“誰都知道,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一季三個月。你說三季,那三季叫什麼?”小和尚有點兒不悅地說。

“三季叫早季、中季、晚季,一季有四個月。”那人非常武斷地說。

“四季!”

“三季!”

小和尚和那個人爭得臉紅脖子粗,誰也不讓誰。後來,那個人提議說:“這樣吧,咱們問你的師父,他要是說一年四季,算我輸,我給你磕三個頭;他要是說一年三季,算你輸,你給我磕三個頭。怎麼樣?”

“行。走吧。”小和尚自信地說。

他們來到覺慧師父的麵前,說明來意。覺慧師父看了看那個人,微笑著說:“是你對了,一年隻有三季。”

小和尚聽得目瞪口呆,用懷疑的目光看著師父。

覺慧師父對小和尚說:“快給他磕三個頭吧。”事先有約,小和尚不得不給他磕了三個頭。那個人得意地下山了,小和尚不解地問師父:“師父,一年明明是四季,你怎麼說三季?”

覺慧師父說:“他問這麼簡單的事,就說明他是一個不簡單的人!你看他那個樣子,我如果說四季,他會那麼得意地下山嗎?”

小和尚回到房裏,越想越氣,不想在這兒待下去,於是收拾行李下山了。

覺慧師父知道後不以為然地說:“讓他去吧,讓他去吧,過幾天,他想通了就會回來。善哉,善哉……”

幾天後,小和尚在鬧市中看到兩個人大打出手。其中一個就是在前幾天問他一年有幾季的那個人,兩人都打得頭破血流,傷得不輕。小和尚問旁邊的人,他們為何打架?旁人說他們因為一年有幾季的問題爭吵不休,後來就打了起來。

小和尚默默地離開,決定還是回去繼續修行,心想,還是師父高明,不然,自己也會和人家打起來。跟這種人較量,你就是打贏了,也是輸啊!

做無謂的爭鬥,即使是贏了也算輸。真正的智者,不會為無謂的爭鬥傷了自己,懂得這一點才能真正快樂。

找到所喜,才真的找到快樂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