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就像一條鎖鏈,一個牽著一個,永遠都不能滿足。當我們疲於滿足一個又一個欲望的時候,往往就會忽略自己真正要追求的東西。而且背負太多的欲望,總是讓我們疲憊不堪,無法體會到真正的輕鬆和快樂。
放下心中的欲望,會得到更多
南陽慧忠禪師佛法宏大,被唐肅宗封為“國師”。有一天,肅宗問他:“朕如何可以得到佛法?”慧忠答道:“陛下看見殿外空中的一片雲了嗎?能否讓侍衛把它摘下來放在大殿裏?”
肅宗答:“當然不能!”
慧忠又說:“佛在自己心中,他人無法給予!世人癡心向佛,有的人為了讓佛祖保佑,取得功名;有的人為了求財富、求福壽;有的人是為了擺脫心靈的責問,真正為了佛而求佛的人能有幾個?是欲望讓世人有這樣的想法!不要把生命浪費在這種無意義的事情上,幾十年的醉生夢死,到頭來不過是腐屍與白骸而已,何苦呢?”
肅宗說:“如何才能不煩惱、不憂愁?”
慧忠答道:“放棄自身的欲望,放棄一切想得到的東西,其實你得到的將是整個世界!”
肅宗說:“可是得到整個世界又能怎樣?依然不能成佛!”
慧忠問:“你為什麼要成佛呢?”
肅宗答:“因為我想像佛那樣擁有至高無上的力量。”
慧忠說:“現在你貴為皇帝,難道還不夠嗎?人的欲望如此難以得到滿足,怎麼能成佛呢?”
世人求佛究竟是為了什麼?恐怕大多為了是求財、求福壽,說到底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欲望永遠沒有止境!即使是皇帝也有種種欲望,但是卻沒有人思考過,當所有的欲望都滿足以後,人生又當有何所求?其實人們祈求滿足所有欲望的最終目的無非是想讓自己更快樂一點,更滿足一些,但是,何苦要繞個大圈子呢?你現在就放下心頭的欲望,安心地過自己的生活,不滯於物,豈不快哉?
一位老和尚座前有兩個得意弟子,他想從兩個徒弟中選出一個做自己的衣缽傳人。一天,老和尚對兩個徒弟說:“你們到林子裏去撿一片最好的樹葉。”
兩個徒弟領命而去。
大徒弟在外麵轉悠半天,最終卻空手而歸,他對師父說:“我見到了很多樹葉,但怎麼也挑不出一片最好的。”
不久,小徒弟回來了,遞過一片在別人的眼中平平常常的樹葉,對師父說:“這片樹葉可能算不上最好,但它卻是我看到的最漂亮的樹葉。”
老和尚圓寂之日,把衣缽傳給了小徒弟。
世界上本沒有最好的樹葉,世間的許多遺憾,正是因為我們執著於追求虛無縹緲的完美,而忽略了生活的快樂。因此,與其把過多的精力放在尋找完美上,倒不如踏踏實實地從眼前做起,把握每一次機會。哪怕是一片最平淡無奇的樹葉,也有它美麗的一麵,就看世人怎樣去看待了。
別苛求,你不能讓所有人滿意
在生活中,你會麵臨多種標準,這些標準出現的原因,是每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比如你買了一雙鞋,有人會說你的鞋很漂亮,有些人卻認為它不好。出現這種情形的原因在於每個人的思維方式都是不同的。但重要的是,你是否覺得自己新買的鞋是好的。
有時候,你合理的行為舉止會遭到誤解,但是不要因此而改變自己,因為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也沒有一個人能得到全世界的認可。如果人雲亦雲,沒有自己的主見,就會失去很多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
在一個偏僻的鄉村裏生活著相依為命的祖孫倆。有一天,他們一起到附近的鎮上買了一頭小毛驢,因為回家的路程很遠,所以開始的時候是爺爺騎著毛驢,孫子跟在後麵。這時他們遇見了一位婦人,她指責騎著毛驢的爺爺,認為他是個自私的人,連自己的孫子都不關心。老人覺得婦人的話很有道理,於是從毛驢上下來,把孫子扶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