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多樂,報複多苦
一天,宰相請來一位理發師給他理發,而他自己則邊理發邊想其他事情。
在理發師給宰相理完發後,開始給他修臉。可是剛修了一半的時候,理發師忽然停下來不動了,而是拿著剃刀直直地看著宰相的肚子。
宰相被看得有些不自然了,心想:肚子有什麼好看的?難道他看到什麼東西,於是便問:“你不修臉,卻盯著我的肚子看,我肚子上有什麼嗎?”理發師聽完宰相的話,回答:“我常常聽人說‘宰相肚裏能撐船’,所以我才看著大人的肚皮,可是您的肚子並不大,怎麼能撐船呢?”宰相聽完大笑道:“人們說的‘宰相肚裏能撐船’是說度量大的意思,也就是說這個人對小事從來不計較,能忍則忍。”
理發師聽後,連忙跪在地上,說:“小人有罪!”宰相見此情景問道:“怎麼了?”理發師說:“小人有罪。剛剛給大人修臉的時候,一個不小心,把大人右側的眉毛剃掉一塊兒,希望大人能原諒小人。”宰相聽後,十分生氣,他想少了一道眉毛,怎麼去上朝呢,在家中又怎麼能會客呢?他剛要發怒,又一想,自己才說過宰相的度量大,對小事從不會計較,現在又怎能為了一道眉而治理發師的罪呢?於是宰相對理發師說:“你去拿一支筆來,把剃去的眉毛畫上就好。”理發師立刻給宰相畫上了一道眉毛。
有時候,放棄進攻的語言和憤怒的衝動,就很容易諒解他人。因為放棄報複的欲望,本身就是一種寬容,而這種寬容比攻擊他人要輕鬆得多,也比報複他人要快樂得多,更比傷害他人要得到得多。
煩惱,都是自己找來的。因為心胸不夠寬闊,所以事事斤斤計較;因為斤斤計較,所以覺得生活不如意。有些人心裏不平衡,完全是因為他們斤斤計較,處處與人爭鬥,使自己經常處於緊張狀態。俗話說“將心比心”,隻要你不敵視別人,別人也不會與你為敵。
有一個年輕人脾氣很不好,動不動就與人打架,因而人們都很討厭他。一日,這個年輕人無意中遊蕩到了大德寺,正遇到一休禪師在講佛法,聽完之後異常懊悔,決定痛改前非,並且對一休禪師說:“師父!今後我再也不與別人打架鬥口角了,即使人家把唾沫吐到我臉上,我也會忍耐地拭去,默默地承受!”
“就讓唾沫自幹吧,別去拂拭!”一休禪師輕聲說。年輕人聽完,繼續問道:“如果拳頭打過來,又該怎麼辦呢?”“一樣呀!不要太在意!隻不過一拳而已。”一休禪師微笑著回答。那個年輕人實在無法忍耐了,便舉起拳頭朝一休禪師的頭打去,繼而問道:“現在感覺怎麼樣呢?”一休禪師一點也沒有生氣,反而十分關切地說:“我的頭硬如石頭,可能你的手倒是打痛了!”
年輕人無言以對,似乎對禪師的言行有所領悟。
一休禪師的境界確實了得,可能很多人很難做到這些。但是我們生活在塵世之中,大度包容的心還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一個人氣量狹小,遇事斤斤計較,那麼在生活中就會處處碰壁,煩惱無限。假如能以實際行動理解、包容別人,那麼你也會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包容。
寬容比報複更有力
對於別人的怨恨、不解和埋怨,不去解釋,也不去報複,隻是用一顆博大的寬容之心去包容、去諒解。事情終有真相大白的一天,而此時你的包容之心也顯得更加珍貴。
傳說舜娶了堯的女兒為妻後,幹勁突然猛增,不僅穀倉中的糧食日漸鬥增,而且圈裏的牛羊也一天天地肥壯起來,於是,他便攜帶自己的妻子,拿上一些禮物,回去看望父親、繼母、弟妹。他的繼母熙氏,看見舜手拿的禮物很眼熱;弟弟象看著舜的妻子也很眼熱,於是,他們便想把舜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