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犯不著為小事抓狂:“糊塗”的人最快樂(1)(2 / 3)

良寬禪師不辭辛苦,走了3天的路程,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與素未謀麵的外甥相見了。外甥當然明白舅舅為何而來,心裏惶恐不安。然而,良寬禪師隻字未提他的不良行為,更沒有給他講什麼大道理。外甥的戒備、抵觸心理漸漸消失得無影無蹤,與舅舅促膝談心,體味著濃濃的親情。

良寬禪師在俗家床上坐禪坐了一夜,次日離去的時候,就對外甥說:“我想我真是老了,兩手直發抖,可否請你幫我把草鞋帶子係上?”

外甥非常高興地助了他一臂之力。良寬禪師慈祥地說:“謝謝你了,你看,人一天老似一天,總有風燭殘年的時候。你要好好保重自己,趁年輕的時候,要把人做好,要把事業基礎打好。”

禪師說完話後,轉頭就走了。

從始至終,良寬禪師不但沒有訓斥外甥,甚至連他的荒唐行為也未作評價。但是,從那天起,外甥卻告別了花天酒地的浪蕩公子生活,拾起荒廢的手藝,重操父親留下的舊業。

古人雲:“劣馬回頭為神驥。”須知,沒有不可挽救的人性,隻有方法的對錯。禪宗誨人,有時當頭棒喝,有時反詰追問,有時有無不定,有時暗示含蓄,總之是忌諱直白。禪師從來不肯把禪理向弟子說破。世間的教育也是一樣,糊塗教育,含蓄暗示,讓人自己“悟”明白道理,效果會更好。

心中無事一床寬,糊塗之態最難得

慧能禪師給弟子們講道:一個囚犯被關在監牢裏,關他的那間牢房非常狹小,連腿腳都伸展不開,住在裏麵很難受。他的心中充滿了憤恨與不平,倍感委屈和難過,認為住在這麼小的囚牢裏簡直是人間煉獄。他每天就這樣罵天恨地,不停地抱怨著。

一天,從窗外突然飛進一隻蒼蠅,嗡嗡叫個不停,到處亂飛亂撞。囚犯心想:我已經夠煩的了,這個討厭的家夥又來煩我,實在氣死人了,我非捉到你不可!他小心翼翼地捕捉,但蒼蠅比他更機靈,每當快要捉到它時,它就敏捷地飛走了。他手腳並用,東撲一下,西撲一下,蒼蠅來回躲閃。他折騰了半天還是無法捉到蒼蠅,累得他氣喘籲籲,於是他感慨地說,看來我的囚房不小啊!居然連一隻蒼蠅都捉不到,可見這裏還是挺大的!此時他悟出一個道理:“心中有事世間小,心中無事一床寬。”

慧能禪師說:“這也是一種糊塗。當一個人身在一個自己無能為力改變的環境中時,愁苦或煩惱,更會增加心中的不快。不如將心胸放開,糊塗一些,這樣解脫的不僅僅是精神,還有心靈。況且,這種放開也是一種等待。一個聰明的人,往往知道要糊塗一些的道理。否則,又怎麼能在適當的時候,找到合適的機會呢?”

心外世界的大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內心世界。一個胸襟寬闊的人,縱然住在一個小小的囚房裏,亦能轉境,把小囚房變成大千世界;而一個氣量狹小、不滿現實的人,即使住在摩天大樓裏,也會感到事事不能稱心如意。所以我們不要總是計較環境的好與壞,而應該注重內心的力量與寬容。

唐朝大將郭子儀戰功赫赫,多次救唐王朝基業於危難之中。唐代宗對他敬畏有加,特將他的兒子郭曖封為駙馬,賜婚升平公主。

升平公主與郭曖結婚時,都還是十幾歲的孩子。有一次,郭家舉辦家宴,升平公主坐在了主位,其威儀更甚公公郭子儀,郭曖見了很不高興。

事後,他們回到自己的臥房中,郭曖生氣地指責了升平公主。升平公主乃出身皇家的金枝玉葉,自然受不了這種氣,兩人互不相讓,爭吵起來。郭曖一時氣急,竟然甩手打了升平公主一個耳光,還怒聲說道:“你以為你是公主就可以不將我父親看在眼裏嗎?你們李氏江山還不是我爹打下來的,要是他想當皇上,今天這皇位早就姓郭了。”

升平公主挨了打、受了氣就跑回宮中向唐代宗哭訴。可唐代宗聽後,卻淡然地對升平公主說,郭曖所說的皆是事實。唐代宗還苦口婆心地告誡她,做人妻子要懂得忍讓,不能倚仗權勢壓人。在唐代宗和升平公主母妃的勸說之下,升平公主回到了郭家。

郭子儀聽說了此事後,生怕唐代宗怪罪就親自綁了郭曖到宮中負荊請罪。唐代宗見狀反而笑著寬慰郭子儀:“不癡不聾,不做家翁。他們夫妻之間的鬥氣話,我們也就不要太過認真了。”說完就讓人給郭曖鬆綁,讓他和郭子儀回家了。

其實,唐代宗不是不疼愛自己的女兒,但是為了兩家的和氣,他說了一番看似糊塗的話。釋懷的不僅僅是郭子儀,還有郭曖。郭子儀釋懷可以幫助朝廷攘外安內,郭曖的釋懷隻會讓他以後對公主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