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世間奇人異事(11)(1 / 3)

在地形愈來愈複雜的山洞裏經過幾個小時探索後,狄龍博士招呼大家原地休息,吃些帶來的食品和飲料。為了節省電源,他命令關閉了所有的手電筒,隻讓僅有的一盞充電小燈亮著。

一個助手想要解手。摸著黑朝前走了一段距離,正解腰帶時,忽然發現在他麵前幾米遠的石縫裏,有一個黑乎乎的橢圓狀的物體在微微的蠕動,形狀由橢圓變長像隻貓頭鷹,明亮的眼睛直盯著他,助手驚得像一截木樁戳在原地過了大約幾分鍾的時間,富有經驗的狄龍博士首先警覺地衝過去,在手電筒的光照下看到,這不明身份的怪物,頭部及身體的某些部位與人類驚人的相似,它的上身,尤其是兩臂處又十分像巨大的蝙蝠。

考察隊員相繼圍過來,向導揮起木棍怒吼,怪物受到驚嚇,發出一聲淒厲的尖嘯、轉身從狄龍博士等人麵前穿過,迅速消失在洞穴深處。

在洞穴盡頭,考察隊員又找到了這個怪物,它混雜在岩石堆裏,紋絲不動,膚色幾乎與岩石一樣,但與怪物之間,有一條幾米寬的,深不見底的暗溝,考察隊員無法跨越。

在狄龍博士的提議下,考察隊員將隨身攜帶的魚網連接成一個大網,罩在一處較為狹窄的洞口。然後,考察隊員在左邊齊聲呐喊,怪物驚慌,朝右邊黑暗處逃跑,一頭紮進了早已架設好的大魚網中,被擒獲了。

狄龍博士將怪物帶到惠靈的一個研究所,在陽光下,起初怪物有些不太適應,總是蜷縮著身體,偶爾也能夠站立,它的身材像個小孩子,體重為19磅。狄龍博士稱其為“蝙蝠男孩”。

狄龍博士初步斷定:“蝙蝠男孩”那雙琥珀色的眼睛絕非尋常,可以在黑暗中辨別物體,而那兩隻大耳朵聽覺尤其發達。

“蝙蝠男孩偏食蘑菇、木耳、岩耳等菌類和一些苔、藻類植物,對蚊、蛾類昆蟲也能接受,喜歡生吃,喝礦泉水。有時發出幾聲怪叫,它精力很旺盛,很少睡眠。

原以為它的思維係統不夠健全,沒想到稍一疏忽它破窗越野逃跑了,不到一年的時間,“蝙蝠男孩”的足跡幾乎傳遍了半個美國,裝備精良的美國聯邦調查局在密蘇裏東部找到了它的蹤跡。

聯邦調查局在直升飛機的協助下,從一間被雨水浸濕的屋頂上看到它時,它試圖再次逃跑,但是很快被探警擒獲了。狄龍博士認為“蝙蝠男孩”是生活在地下達幾千年的一種動物,但聯邦調查局此刻對“蝙蝠男孩事件仍在保密,不過“蝙蝠男孩”日後還是會轉給科學家加以研究的。

巫山人之謎

四川省巫山縣大廟區龍坪村是個在地圖上難找到的小山村,可在1986年,世界各國的考古學者都把目光投向了這個村子。因為這裏發現了距今180萬年前更新世早期人類化石——“巫山人”化石。這是目前在亞洲發現的最早的人類化石。

20世紀60年代,考古學家在非洲大裂穀發現了一批完整的人類化石材料,把人類起源的時間推進了200~300萬年。西方學者以此為依據,提出“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論斷。

我國長江中上遊地區,與非洲大裂穀有相似的自然條件,是古人類繁衍生息的理想之地。為此,“三峽地區古生物考察隊”從1985年開始,對萬縣鹽井溝和巫山大廟龍骨洞同時進行了有計劃的發掘。

1985年10月的一天,黃萬坡教授在篩選化石時意外發現一個長約20厘米、寬約18厘米的巨猿牙齒化石。巨猿是人類的近親,既然有巨猿化石,會不會有人類化石呢?

10月13日中午,黃教授在對挖出來的化石進行分類時,發現了一骨刺有明顯的人工加工或使用的痕跡。職業的本能使他意識到,既然有人類使用過的骨製品,就說明這裏有人類活動。

當他拿起一件化石,用棉花細心地將沾土擦去時,人類下頜骨和附在下頜骨上的兩顆臼齒頓時映入了眼簾。他無法忍住內心的激動,這是多年來夢寐以求的啊!

專家們把骨製品和下頜骨化石與同一地層出土的其他化石比較,認為骨製品有人工加工痕跡,是石器文化之前最古老的人類文化;與猿人特征不相同的下頜骨化石很可能是最早的人類化石。巨猿化石與人類化石以及人類文化融合在一起,這在史前考古中尚屬首次發現。

1986年10月24日,民工龍文才挖出一塊小化石,考察隊的楊興隆發現這是一顆與現代人牙齒十分相似的門齒。他把牙齒化石拿給古人類學家顧玉瑉教授看,顧教授一眼便認出那是人類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