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與孫權的想法略有些突兀,可現在呂蒙的心中卻是充滿了激動,要知道在此之前孫權不過是微微露出些口風,欲與劉備刀兵相見,可實際動作確實沒有,說到底孫劉兩家到現在為止還依舊是結盟關係,還依舊是盟友。
呂蒙久知孫權胸懷大誌,也清楚這一天必將來臨,但具體到什麼時候到來他心裏麵也沒譜,或許是雍並之戰見分曉之後吧!
而現在,這一天到了。孫權毫無顧忌的和自己這個江東軍統帥談論襲取荊州之事,用意可想而知。
戰略上有分析可以去統一,隻要思想上沒有分析,那麼自己渴望已久的荊州之戰,不久的將來就將會來臨了。
“有理,有理……”孫權沒有呂蒙此刻心情那麼激動,他腦子裏的一切都在為攻取荊州的戰略做思考,呂蒙的想法確實是一條捷徑,江陵距離近且守軍不多,裏麵更是有荊州軍多半將校的家眷,若是能一舉拿到手中,如呂蒙之前所言,荊州劉備軍那時確實是不足為慮了。
而風險也不大,最多是攻城不克,己方人馬轉身就可以去荊南,雖然在水麵上自己這邊絕對占優呢?
並且江陵附近的荊州水軍大營,那是絕不能留給曹軍的,孫權想到了那些個造船的工匠,這些人是必須帶回來江東的,至於器具,拿不走的也要一把火燒個精光。“江陵……”,孫權沉吟了片刻,看來這點放無論如何江東軍都是必須要走一趟的。
這麼一想,孫權感覺著自己要諸葛瑾答應割南郡給曹操,似乎是有些過於輕率了。“孤,似乎有些草率了!”這一刻孫權有些後悔,自己應該在派諸葛瑾北上之前就與呂蒙好好地談一談。
“主公無須自責。以南郡為餌,釣曹軍上鉤,此計甚佳,蒙亦是佩服。”呂蒙不是在恭維,他說的是真心話。要是荊州之戰,單是孫劉兩家在死拚,曹操卻是坐而不動,那邊是江東軍最終能拿下荊州,最大的勝利者也不是他們,而是壓力大減的曹孟德。“依末將之見,倒不如雙管齊下,兩策同時著手。”
“劉備素來以寬厚待人,其下文武對之都是忠心耿耿,荊州軍首腦諸人,關羽、趙雲、徐庶等莫不如此。
而尤為可惡的是,關羽等文武愛惜兵士,在荊州軍中無不是威望隆重,我軍便是能拿下江陵,怕也最多能破退劉備軍兵鋒,使其兵無鬥誌,將無鬥心,但要想讓其大軍瞬息土崩瓦解怕是不太可能。
如此即可引曹軍南下,我軍則趁之脅迫劉備軍,讓其以荊南之地來換取諸將士家眷。”呂蒙嘴角露出了一絲詭笑。曹軍南下自然首需攻取樊城,士氣全無的荊州軍想要保全自身在這場戰鬥中殺退曹軍那就必須盡快振奮己方士氣,否則的話不但是樊城,便是襄陽城內的幾萬兵馬最終也會落得飛灰湮滅。
這種情況下,呂蒙感覺,至少有七成把握迫的關羽就範。至此,兵不血刃江東便可穩坐荊南,留的一腔怨氣的荊州劉備軍在南郡與曹軍拚個你死我活。
再加上荊州水軍破滅,與曹軍一戰之後,荊州的劉備軍即便是能保住南郡怕也無力在對荊南用兵,反倒是養精蓄銳之後的江東軍可以對劉備軍再一次趁火打劫!
將心中所想一一道出,呂蒙最後對孫權說道:“主公,如此我軍未嚐不能竟得全功,全占荊州。還能讓曹軍磕個頭破血流。”
“哈哈哈,哈哈哈……”孫權似乎都看到了江東軍兵進南郡的那一刻,心情激動之下禁不住放聲大笑起來。
拍著呂蒙的肩膀,孫權按耐下大笑後讚聲說道:“子明之策真乃鬼神之機也。”
看著呂蒙拱手退去的身影,惶惶中孫權似乎又轉回到了一年前,轉回到了魯肅新逝,呂蒙赴任大都督前與自己相談的那一幕,那時後他說過的一番話自己還在孫權的耳旁回響:“主公如欲成三分天下之局,則當知所輕重,曹盛則袒劉,劉盛則袒曹,順時以趨,務使相犄相角,而我坐承其利。往者曹盛於劉,主公於荊州重以盟約之好,亦欲其為我屏蔽、受敵一方之意耳。然曹氏於我,接壤僅淮北一帶,今劉玄德奄有荊益涼三州根基,西接西域外國,南臨南越交趾,東漸江夏九江各地,收西涼之眾,鮮卑附屬,據天下之要,文輻武輳,海忠漢之臣無不歸心。主公如欲長為漢臣,則宜斷絕曹氏,專事荊州,如不屑俯首聽其命,則宜結曹氏以製荊州,萬不能令荊州關雲長羽翼豐滿,長駕遠馭,並吞六台,馳騁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