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草藥及植物提取物

是指從中草藥植物的整體或部分提取的具有某種生物學功能的成分。具體的作用機製就是遵循中醫學平衡陰陽、整體調整的理論,起到調節免疫的作用。如枸杞、茯苓、淫羊藿、甘草等中草藥中含有的多糖,既是免疫刺激劑,能促進胸腺體液反應,刺激網狀內皮係統,同時又能促進白細胞滲出幹擾素和免疫球蛋白,抑製細菌和病毒的繁殖。目前已在生產上應用的有大蒜素、多糖類中草藥、血根堿等。

4.小肽

一般是指由2~10個氨基酸組成的寡肽,可直接被消化道吸收進入循環係統,被組織代謝利用,其最大營養優勢是可以加快體內蛋白質的合成。其作用機製是蛋白質能以小肽的形式而較快地被吸收,因而以小肽的形式來給豬提供蛋白質比提供合成氨基酸更好。用小肽製品取代仔豬飼糧中的乳清粉添加率為6%~12%,2周內即可提高采食量和日增重15%~20%。日糧中添加0.3%的小肽產品,顯著提高飼料利用率和蛋白的利用率。

其他綠色飼料添加劑還有:有機礦物微量元素、酸化劑、抗菌肽等,由於有的應用已為養殖業所熟知,有的還不具備工業化生產條件,因此,這裏不再一一贅述。

四、研究健康管理和疾病控製技術

畜牧養殖過程中的疾病問題目前已成為製約我國畜牧養殖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造成這種局麵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我國畜牧養殖中的健康管理和疾病控製技術的研究遠遠滯後於生產的發展,再加上大的生態環境的惡化,形成了養殖環境惡化,疾病增多,用藥量增加,藥效降低,用藥量又加大的惡性循環。不但養殖成本增加,效益下降,而且大量用藥對生態環境產生了極為不良的影響,對動物健康、畜產品安全甚至對人類的健康帶來嚴重的威脅。因此,畜牧養殖中健康管理和疾病控製技術是健康養殖的關鍵技術,其研究內容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養殖生產過程中的健康管理

健康養殖管理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麵:第一,養殖環境管理;第二,加強對能引起養殖動物應激反應的生態因子和自然因素的監控;第三,合理的養殖密度是維持動物健康養殖的物質基礎;第四,加強養殖環境安全研究,提供科學的數據,是動物健康生態管理的基礎。

2.疾病的控製技術

畜牧養殖中的許多疾病(尤其是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不僅與病原生物的存在有關,而且和養殖環境的微生物生態平衡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通過對養殖環境微生物群落的組成關係的深入研究,就有可能找到通過維持養殖環境微生態平衡來消除某些疾病發生的環境條件的有效途徑。微生物生態技術和微生物製劑將成為健康養殖中疾病防治的重要途徑。通過對動物免疫機製方麵的研究,從而研製出新型免疫增強劑和疫苗,達到動物免疫及抗病的效果。

3.研製無公害動物藥品

所謂無公害動物藥品,是指安全無害的動物專用藥品,這種藥是在確保動物健康、畜產品安全和人類健康的前提下,與農業科學、環保科學、營養科學、衛生科學等相結合的高科技產物。即利用天然藥和有益生物種群,采用現代製藥先進技術,用於養殖動物所患疾病的防治和改善養殖動物所處環境惡化的藥品。其作用特點是:①不破壞養殖動物的生態平衡;②不會產生藥物殘留;③防治效果較好;④既能防治疾病又能保護生態環境。為了畜牧養殖的持續發展以及從人類健康角度出發,研究出針對性強、低毒、無殘留、無公害動物藥品已成為當務之急,尤其是中草藥製劑的開發研製應成為工作的重點。

五、建立和健全檢疫係統和質量監控係統

加強畜禽疫病監控和測報工作及防疫檢疫,在全國範圍形成一個能適應大流通、大規模、集約化現代養殖特點的動物防疫檢疫網絡。建立和健全畜產品質量監控係統,主要包括法律保障體係、技術支撐體係、行政執法體係三大體係。

六、加強宣傳、執法,規範行業管理,形成良好的社會監督機製.由於我國畜牧業的生產現狀,從業者的質量安全生產意識淡薄,不合格飼料、禁用動物藥品等在生產中仍在使用,嚴重製約了我國畜牧養殖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為此,必須加強宣傳、執法,規範行業管理,形成良好的社會監督機製;加大宣傳工作力度,逐步樹立無公害畜產品質量安全意識;建立無規定疫病區和無公害畜產品生產示範區,全麵推動無公害標準化生產;嚴格執法,全麵建立和推進準入製度;加快製訂無公害畜產品運輸、加工、銷售等方麵的行業標準,推行無公害、綠色營銷,真正實現畜產品從“產地到餐桌”的無害化。讓人們吃上優質、安全、無汙染、無公害的畜產品,確保人類生命健康,促進畜牧養殖業可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