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聯係生活實際
在學會了新知以後,學生就會產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欲望,以獲得成就感。否則就會產生知識無用的想法,對學習失去興趣。因此,教師要緊緊地把握好這一大好時機,設計出貼近生活,使學生感興趣的練習,滿足學生的願望。如在練習中教師設計了一篇有趣而又貼近學生生活的數學日記,由於是單位的錯用鬧出了一係列的笑話,這樣的練習既有趣又聯係生活,同時也鞏固了新知識。在拓展應用的練習中,更體現了把數學知識生活化,把現實問題數學化,讓學生體會對數學從生活中來,又到生活中去,數學知識能夠在生活中發揮威力。這集基礎性、應用性、趣味性、開放性相結合的數學問題,不但鞏固了簡單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學生參與生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運用數學的“本領”,使他們認識到“數學是生活的組成部分,生活離不開數學”。調動他們主動學習數學、創新性運用數學的積極性。
總之,教師要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係,將書本知識活學活用。使小小的課堂走向更廣闊的生活天地,激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數學必須貼近生活,變抽象為具體,變無味為有趣。讓數學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讓學生在生活中感悟數學、運用數學,讓數學課富有生活氣息,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同在的樂趣。讓學生不但學到知識,還能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勝任社會的需要。
2.數學教學與趣味奧秘
興趣在學生數學學習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各種途徑營造教學情境,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好學、樂學數學。
一代數學大師陳省身在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曾為青少年數學愛好者題詞:“數學好玩。”要使學生學好數學,首先要使學生喜歡數學。作為數學教師,根據學生好動、好玩的特點,能否在課堂教學中加點“鹽、油、醬、醋”,使數學內容吸引更多的學生,從而讓學生主動學數學、達到“數學好玩”的這種境界呢?
數學的趣味性以其稚趣的形式“娛人”,以其豐富的內容“引人”,以其無窮的奧秘“迷人”,以其潛在的功能“育人”。將趣味數學引入數學課堂教學,可使課堂教學更活躍,更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筆者結合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嚐試從以下幾個方麵將趣味性引入數學課堂教學,從而讓“數學更好玩”。
一、引入趣味奧秘,激發學生的興趣
趣味數學奧秘是數學寶庫當中的一朵奇葩,如果能將生動有趣的奧秘引入數學教學中,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由國際象棋的奧秘引入等比數列。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有關國際象棋的奧秘:國際象棋起源於古代印度,關於國際象棋有這樣一個傳說。國王要獎賞國際象棋的發明者,問他有什麼要求。發明者說:“請在棋盤的第一個格子裏放上1顆麥粒,在第二個格子裏放上2顆麥粒,在第3個格子裏放上4顆麥粒,依此類推,每個格子所放麥粒都是前一個格子裏所放麥粒的2倍,直到64個格子都放滿,請給教師足夠的糧食來實現上述要求。”國王覺得這並不是很難辦到的事,就欣然同意了他的要求。但結果國王將全國上下的麥子都給了他也無法滿足發明者的上述要求。聽了這個奧秘,學生會覺得很驚訝和不可思議。根據學生好奇心強等心理特點,可引起學生更多的注意力。接下來教師便可以在黑板上分析由棋盤所放麥粒個數形成的數列的特點,從而引入等比數列課程的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