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東方大同學案》撰成於民國八年,正處俄國十月革命勝利不久,馬克思主義和無政府主義尚論戰未定;國內“五四”運動爆發,新文化運動方興未艾;中國向何處去?尚處於撲朔迷離狀態。大同學說曾對洪秀全、康有為、孫中山有一定影響,但他們都沒有找到救中國的真正出路。劉仁航能夠提出建設大同社會的綱領性設想,用今天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經濟建設的實踐來衡量,他設想的主要方麵,諸如:建立公有製、政治上人人平等、發展科學、教育等事業、倡導星際交通等,都是應該肯定的、進步的,在當時來說的確難能可貴。但他提出靠由點及麵推行模範村的途徑和辦法去實施,卻是行不通的。劉仁航的思想觀點及其信仰基礎,有儒家的“仁”,有墨、耶的“愛”,更有佛家的“慈”,而近代民主和科學又如在“仁”、“愛”、“慈”之軀體上生出的雙翼,他的新大同社會設想就是在這種思想基礎上提出來的,但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現實,私有製根深蒂固,小生產模式汪洋浩海,在他建設模範村推行大同社會的道路上,處處設置障礙。理想與現實矛盾重重,這正是儒家大同理想社會不能實現的症結所在。
正由於如此,他讚成十月革命,卻不忍用殺伐過重的革命手段,如何達到革命目的?主張私產公有,卻靠發願文,揖請“富貴官家減省吃穿,通財移於窮民”,還不是與虎謀皮?反對爭殺,認為“女子性柔”,就主張“坤化世界”,讓女人管男人,既有片麵性,也有表麵性。用強製方法推行教育和公益等事業,但卻不強調國彖機器的權力,隻是乞靈於“自治”、“修身”,不啻癡人說夢。這正是儒家大同理想社會成為烏托邦的重要原因。也是劉仁航不能和李大釗等先進分子,在馬克思主義影響下成為革命知識分子的重要原因。民國二十六年,劉仁航赴武漢,八路軍辦事處主任周恩來接見了他,對他曉以抗日救亡大義,他開始重新認識人生價值和他的大同社會設想。
劉仁航,一個學識淹通的學者,敝履世俗,潛心治學,成就了如此見解精辟的巨著;一個懷“覺世易天下”之誌的炎黃子孫,上下求索,尋求全民幸福的救世救人道路,表現了他愛國愛民之心;一個悲天憫人的慈善家,毀家紓難,做了濟世急貧的表率。正當他懷憂國憂民之心,重新認識殘酷的社會現實,在新的人生道路上一展新驥足之際,不幸遇難,齎誌歿地,老成凋謝!這是我國思想界的重大損失,也是邳州人民的重大損失。值劉仁航犧性五十四周年之際,我作為他的鄉親,含悲讀遺作,揮淚撰此文,借以祭奠這位勇為天下先的雄才宿儒。
附:〔《東方大同學案》選注〕
一、《墨子兼愛學案卷四·建設篇節用第三》節選
《後漢書注》引墨子“堯舜高堂三尺,土階三等①,茅茨不剪,采椽不欲②,飲土塯③,啜土網④,糲粱之飯,藜藿之羹⑤,夏日葛衣,冬曰鹿襲,是約己也。”
現在一般時髦的新人,滿口說什麼文明,什麼藝術,考究起來,不過搶奪窮民幾個女,拿來擺架子。或是弄點小法子,去直接間接騙人幾個錢當個寄生蟲,弄了幾張棵體美人畫,說什麼藝術!你看那強盜機手搶人家的綢鍛衣裳穿在身上,他自己也講究美術起來,真真怪事。拿著分利的罪科罰起來,凡不耕而食,不織而衣,都是分利的寄生蟲,喝人血的蟊賊。主人終天兩隨在泥田裏,那強盜穿著綢緞長衫在樹底下乘涼,還笑主人笨拙呢!懂得這段道理就知道《老子》堯舜的儉樸,實在不是野蠻,桀對的奢侈不是文明。要知道分配平均,才是真文明,揖讓道德才是真文明。要不然,那袁皇帝的一件龍袍幾十萬也算文明嗎?為什麼大家都反對他?所以墨子的臉色是黑色的,耶穌睡覺沒枕頭,孔子喝稀飯飲清水,佛是個乞丐,蘇格拉底腳上沒有鞋穿,沒有人說這幾個人是野蠻,都說他們是大聖,是佛,是上帝的兒子,還有人去禮拜恭敬他。不然那婊子倒穿的很好,吃的大菜,住的高樓,也算文明的標準嗎?可以做國民的母親嗎?所以真文明就是權利分配平均,推讓與人呀!
注:①高堂三尺,土階三等:(堯舜住的房子)高不過三尺,屋前的土階不過三個台階。
②茅茨不剪,采椽不砍:〔堯舜的房子)用複蓋的茅草任長短不齊也不修剪,伐樹作粱椽也不砍修。
③飲土塯:用瓦器盛飯吃。餾,瓦飯器。
④啜土鉶:啜,喝。用瓦器盛湯羹喝。鑭盛,菜羹的瓦器。
⑤糲粱之飯,藜藿之羹:(吃的是)粗糧做的飯,喝的是野菜做的湯。糲粱,粗糙的糧食。藜藿,野菜。
⑥約己:自己省吃儉用。
二、《墨子兼愛學案·西人論中國人之機器創造力》節選
吾國人之機器發明力,本不小,隻因古代重複古好古,而《月冬》孟冬,禁作浮巧以蕩上心。”《王製》“奇技奇器以疑眾,殺。”所以直到現在,西洋普用機器、水車及自來水,而我國還是遍地實行雙肩挑水的抱甕丈人主義,真是可憐。然而考查我民族的機器創造力還不弱。我有三大發明,世界曆史家也承認了,邁爾《通史》(原書四八六頁)力辨歐人自造羅盤針之妄說,華人於八世紀已用指南針,歐人十三世紀十字軍東征才得之。佛而世說(《史綱》五五頁注X亞拉伯商人從華人得羅針用以航海,又言(七三五頁)蒙古人(西人稱中國人也稱蒙古人,他們史書上頂怕蒙古人的)於十三至十四世紀將火藥輸入歐洲。又(七十一頁)盛稱申國造紙及治版印刷之功德,說供獻於全世界文學,中國造紙術由西人獲一華工傳於歐洲,而活版術之妙,不但印刷快且多,尤是使歐人易讀易解。歐人得此,直到十四世紀以後,始有真文學史出現。以中國曆代君王壓製機器思想如彼,而民族仍在機器史上有如此位裏,亦足自豪。可惜偽孔當王,墨學不昌,致機器發明事業不大振。若漢以後用墨為教,則中國早已成文明的成吉思汗之朝,統一亞歐亦易如指掌耳。今雖後悔,仍可直追,願我蒙古人其深思念之。
三、《老莊自然學案·評莊子胠篋》節選
此文(指《胠篋》)為莊子大聲疾呼,發聾振聵的宣言書,宣布社會的罪惡,人世的不平,都由於有聖人法度,斷案是很確切,誠然是駁不倒的。但是究競事實上人類智識已開,不能回到太古去。佛、老、耶和印度外道哲學都是一樣毛病,就是現在的托翁(指托爾斯泰)也未免此,必須等到克翁(指克魯泡特金)科學派出來才有大建設本領。因為現在要用禹疏九河的法子,化整製度為散製度,化一聖智為群聖智,就是普及群眾教養問題了。這分化法克翁叫做“反集中”。《石頭記》第二十一回賈寶玉看《南華經》看至此,意趣洋洋,不禁提筆續曰:“焚香散廣,而閨閣始人含其勸矣。我寶釵之仙姿,灰黛玉之靈竅,喪減情意,而閨閣之美惡始相類矣。彼舍其勸,則無參商之虔矣。栽其仙姿,無戀愛之心矣;灰其靈竅,無才思之情矣。彼釵、玉、花、麝者,皆張其羅而穴其墜,所以迷眩纏陷天下者也。”《紅樓夢》作者,有很深遠的哲學和最優美的文學,該書曾經投票為社會上占勢力第一的書,所以王國維、蔡元培都研究過。這一段隻算一個兩性懸案,附於莊子聖法問題同待解決。但也不易解決。“香散麝消,消情意減,不外從消極去破壞。從前有個出家製,無論如何不能普及,且行之愈寬泛,毛病更大;惟有化整為散,化濃為淡,化牆壁隔離式為解放相忘,久之自然化散了。所以任“自然性愛”就非愛了。人皆堯舜,就是無聖,人皆神仙,就無仙佛。“男女熙熙共登春台”,則花必不焚,麝不必散而相忘於江湖了,但亦要內麵的恬淡精神和外麵的物質預備雙方並用才好。
四、懷諸墨友詩
大道淪且久,槭棘變梧櫧①。滔滔鄉願化,麻未而聾啞②。群豪乘願作,墨風盈天下。吾友多墨徒,樸毅喬且野③。金陵友繹墨〔張繹墨),堅剛勵頹惰。上海友墨池(張墨池),苦行殊過我。北京識今墨(施今墨),雄辯若觀火。遊晉得墨鄉,太行山磊珂④。閑居古唐村,抗懷⑤出虞夏。風起思良友,卓犖⑥真健者。我昔讀仁學⑦,深念頂踵舍⑧。比⑨發菩提心⑩,金剛讀般若,同樂辟新村,兼愛興墨社。聖賢天仙佛,大同一爐冶。機器抗暴兵,美生起廣廈。世界成飛行,群仙何姻雅。霹靂開天門,大千甘露灑。
注:①楳棘變梧榻:酸棗荊棘變成梧桐、楸樹那樣的喬木。此指變化很大。語出《孟子·告子上》“舍其梧,養其槭棘”。槭棘,酸棗。褶,楸樹。
②滔滔鄉願化,麻木而聾啞:到處都是言行不符,欺世偽善的人,他們麻木不仁,象聾子和啞巴。滔滔,水流貌。水勢盛大,比喻人眾多。鄉願,語出《論語·陽貨》“鄉願,德之賊也。”指鄉裏中言行不符、欺世偽善的人。
③樸毅喬且野:(他們是)樸實剛毅的高尚的一般平民。喬,高。野,野人,指鄉裏的平民。語出《孟子·滕文公上》:“無君子莫治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