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感的實驗:
找一個日光燈鎮流器和一個氖管(或日光燈啟輝器去掉外殼和小電容),並聯後用兩手分別捏其兩端同時與一節幹電池的兩極碰觸,當電源斷開時,你會有麻電的感覺,同時會看到氖管發出閃亮的輝光。
磁棒上的實驗:
將一台晶體管收音機後蓋打開,接通電源,音量開在最大,選一電台廣播收聽,此時若用一根短導線彎成封閉圓環套在磁棒上,收音機聲音立即減小,而且封閉圓環越靠近線圈,聲音就越小;如果圓環有開口,則不會發生上述現象,做這個實驗並分析原因。
九年級物理實驗的引申
九年級物理實驗有很多,如驗證性實驗、探索性實驗等,這些實驗有的是老師在課堂中的演示實驗,也有學生分組實驗。在九年級複習中運用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在原來的實驗基礎上,進行引申性複習,指導學生進行探索和研究,將有利於培養學生理論聯係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湖州市常路中學上官冰潮老師作了一些嚐試。
問題一:一個充好電的蓄電池,由於電源正、負極標誌模糊不清,請想辦法把它們區分開來方法一:應用電流的化學效應。
器材:電鍵一個、碳棒兩根、導線若幹、硫酸銅溶液一杯(約500ml左右、濃度適中)具體做法:把蓄電池、電鍵和碳棒用導線組成串聯電路,把兩根碳棒插入硫酸銅溶液(注意:碳棒間不能接觸。為什麼?)閉合電鍵,數分鍾後,從溶液中取出碳棒,觀察現象:其中一根碳棒上出現了紅色的銅。這根出現紅色銅的碳棒是跟電源負極相連的,則另一極便是正極。
方法二:應用電流的磁效應。
A器材:電鍵一個、螺線管一個、已知N極的小磁針一枚、導線若幹。
具體做法:將電鍵、螺線管和蓄電池用導線串聯起來,把小磁針放在螺線管一端。根據磁針的指向,用安培定則(Ⅱ)判別出通電螺線管中的電流方向,便可確定蓄電池的正、負極。
B器材:電鍵一個、滑動變阻器一個、已知N極的小磁針一個、導線若幹。
具體做法:將電鍵、滑動、變阻器和蓄電池用導線組成串聯電路(電鍵斷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置於阻值最大位置上),把小磁針放在導線的下麵。閉合電鍵,觀察小磁針靜止時的N極的指向。若磁針偏轉不明顯,可調節滑動變阻器,使得磁針偏轉較為明顯。根據磁針的指向,用安培定則(Ⅰ)判斷出直導線中的電流方向。這樣便可確定蓄電池的正、負極。
在“問題一”的複習中,我以電流效應為基礎,以安培定則為依據,理論聯係實際,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問題二:測定一個電阻的阻值方法一:伏安法測電阻器材:伏特表、安培表、電鍵、待測電阻、電池組、導線若幹。
具體做法:按圖1將伏特表、安培表、待測電阻、電池組用導線組成電路。改變電池的個數,分別測出三組電表的讀數,應用公式R=UI,求出R1、R2、R3,並求出=13(R1+R2+R3)。
伏安法測電阻是最基本的測電阻方法,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不但要求能熟練地進行,且要正確無誤。在此基礎上,提出新的問題:若安培表與伏特表中兩者缺一,能否測出電阻的值,若能,則還需要增添哪些器材。
方法二:若隻有安培表,需增添一個電鍵和一個定值電阻R0(電池組電壓不變)。
A具體做法:按圖2將各器材連接起來。分別閉合K1和K2,測出通過R0的電流強度I0和通過Rx的電流強度Ix。因為電源電壓不變,所以U0=Ux,即I0R0=IxRx,所以Rx=I0IxR0。
B具體做法:按圖3將各器材連接起來。(其中K1亦可跟Rx並聯)將K1打開、K2閉合,測得串聯電路中的電流強度I,則U′=I(R0+Rx)然後再閉合K1(此時R0短路),測出隻通過Rx的電流強度Ix則U″=IxRx,因為電池組的電壓不變,所以有U′=U″,即I(R0+Rx)=IxRx,故Rx=LIx-IR0。
方法三:若隻有伏特表而沒有安培表時,則需增添一個定值電阻R。
具體做法:將待測電阻Rx和定值電阻R0、電鍵、電池組用導線串聯起來(如圖4),用伏特表分別測出Rx和R0兩端電壓Ux和U0,根據串聯電路特點:Ix-I0。所以UxRx=U0R0,即Rx=UxU0R0。
總之,在學生掌握較好的知識點上加以指導和引申,改變實驗條件,使學生擺脫單一、狹隘的思路,不僅提高了複習效果,還可以培養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驗中的綜合能力,以達到融會貫通之效果。
巧判液柱移動方向
判斷水銀柱移動方向問題是熱學中常見的一類問題。河北槁城中學張保堂老師介紹了一種新方法——壓強變化法。引起壓強變化,導致液柱移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類:
①氣體的溫度變化;②水銀柱係統位置變化;③係統作變速運動;④添、減水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