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文學才藝大賽隨著呂布的聞名天下,公元197年的某一天,呂布收到了徐州姚小姐的名帖,參加三人後的才藝大賽,通過層層選拔的更可以參加最後的闖三關環節,全部通過者更是可以作為姚小姐的知己和姚小姐麵對麵的探討文學,這次機會非常難得,因為往日根本沒有闖三關的環節,這次確實開天辟地頭一回,因此這次收到名帖的都是徐州城內的飽學之士,以及從外地慕名而來的文人墨客。呂布這次想要獨占鼇頭,也非常有難度,但是呂布絕對不會退縮,他的眼神裏充滿了堅定,不管是不是她,這次為了能早點見到她,才出了闖三關這個環節。在闖三關之前,首先要進行的文學才藝大賽,才藝大賽隻是闖三關的一個鋪墊,但是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因為隻有才藝大賽全部通過的人,才有資格闖三關。三日轉瞬即過,這一天,徐州的街道熱鬧非凡,道路上的人不說摩肩繼踵,也差不多少,因為今天是一個重要的日子,是文學才藝大賽比賽的第一天,姚家是當地的名門望族,聲望極高,因此徐州城內一片喧囂,更有呂布的親自參加,這次文學才藝大賽的聲勢可謂到了前無古人的地步了。呂布今日穿了一身儒生打扮,頭戴狀元冠,身穿黃白相間的儒生服,手裏拿著一把專人定做的象牙骨的折扇,扇麵也是找題字大師給自己寫的,因為呂布知道自己的斤兩,之所以能夠獲得如今的成就,完全是因為兩千多年曆史知識的積累,跟自己的天賦沒有半毛錢關係。這次文學才藝大賽定製了一千張邀請函,徐州大概有十幾萬人,其中的飽學之士也就七八百人,再加上別的州趕來的,除了因各種原因無法趕過來的,一共也就是一千多人,其他都是百姓看熱鬧的,來了差不多4,5萬人。主會場定在姚家一個莊園內,為了迎接這次比賽,莊園內各種設施已經準備齊全,空間也非常大,能容納2萬人戳戳有餘,5萬人的話的確有些擁擠,但是莊園的外麵設有高台,沒有地方的群眾可以站在高台的外麵觀看此次盛事。這次大賽是一千多人同時參加,通過不同形式的比拚,逐一淘汰。最後勝出的人則可以獲得闖三關的資格。隨著報幕人一生嘹亮的喊聲,比賽開始了。第一個項目是詩詞表演,每個人寫出三首自己拿手的詩詞,由主看台上的十位大儒同時評價,評價分為完美,很好,尚可,差,四個等級,誰擁有的評價最高,則為勝者。呂布手握毛筆,若有所思,如果也寫四言五言憑自己這點水平,雖然前世文采不錯,但是自己並不擅長四言無言的詩,肯定不可能脫穎而出,索性就把唐詩搬過來幾首就得了。於是大筆一揮先寫了一首李白的。這是李白比較著名的一首了,是李白在遊廬山的時候寫的,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稱讚的佳作《望廬山瀑布》在各中小學課本都有記載。第二首呂布選擇了選擇了杜甫的詩,也是被後世津津樂道的一首佳作。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第三首呂布選了南唐後主李煜的一首著名的詞《虞美人》雖然李煜是一個不合格的皇帝,但是他在詩詞上的造詣在南北宋時期已經達到一個頂峰,我甚至覺得比李白杜甫還要高出一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寫完這三首詩詞之後,呂布心中輕輕的呼出了一口氣,這一階段的比試,我肯定是穩拿第一了,李白號稱詩仙,杜甫號稱詩聖,李煜更是在後世成為千古詞帝。有這三巨頭壓軸,呂布不信拿不了第一,開玩笑。比賽第一輪進入緊張的評價給分階段,由工作人員將小木板收起,一並交給大儒們閱讀。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一個時辰以後(也就是兩個小時以後)評委了給出了最後的結果。結果完全不出呂布的意料,十個評委一致給出完美。排第二的隻是一個完美其他有兩個很好,剩下都是尚可。最樂的有一個人被評為十個差評,那個人灰溜溜的逃走了,他實在是丟不起這個人。第二名和呂布這個實在是雲泥之別。呂布當仁不讓的取得了這第一階段詩詞比賽的第一名。第一階段的比賽規定,超過一個差評的就被淘汰。一千多人此刻淘汰了三百多人,隻剩下八百人了。剩下這八百人進入第二輪。第二輪為比拚對聯和第一輪差不多,隻不過是考官出三個上聯,選手對出下聯,最後由大儒們定奪。不過因為呂布第一輪的出色表現,考官給出一個特權,那就是又呂布給考官和大家出對聯。選手對出考官的對聯以後,可以挑戰呂布的對聯。其實對出考官的對聯就可以在第三輪出現,如果還能對出呂布的對聯,那麼第三輪的比賽中還會給予相應的特權。如果考官對不出呂布的對聯,第三輪可以答應呂布一個力所能及的條件,這個和其他的特權有根本上的不同,能對出呂布的對聯,隻是讓考官想出一個特權給予選手,而答應呂布的這個條件,則是呂布自己提出。(由於對聯在三國並不怎麼普及,我隻能借助後世的對聯補充,希望讀者不要介意)考官給出的第一個對聯是此木為柴山山出,這個是一個拆字聯,此木為柴,出分山山,雖然簡單,但非常妙。解釋為此字木字加在一起就是柴字,柴通常都是在山上才能出產的。八百人對的各有特色。呂布對的是因火成煙夕夕多。解釋為因字和火字加在一起就是煙字,到了傍晚夕陽的時候,兩個夕字就成為多字了,也就是夕陽西下的時候,炊煙四起,大家都開始做飯了。第二對聯是畫上荷花和尚畫,說的是畫上的荷花是和尚畫的,是一個首尾聯,呂布對的是書臨漢帖翰林書,說的是書臨摹的漢帖是翰林書寫的。第三聯是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下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這個聯有一定難度,但是前世呂布記得用百度查過這個所以很從容的對上了。呂布的下聯是賽詩台,賽詩才,賽詩台上賽詩才,詩台絕世,詩才絕世。評委給呂布的分數有一個很好,剩下九個仍然是完美。第二名隻有一個完美,一個很好,剩下都是尚可而已。呂布又是完勝。呂布給評委和選手出了一個對聯,是一個長聯非常難對,上聯是一葉孤舟,坐了二、三個騷客,啟用四槳五帆,經過六灘七灣,曆盡八顛九簸,可歎十分來遲。下聯應該是十年寒窗,進了九、八家書院,拋卻七情六欲,苦讀五經四書,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這些評委隻有一個叫蔡邕的對上來了,畢竟這個人呂布很熟悉,是著名才女蔡文姬的父親,也是三國時期著名的大儒,能對出來不足為奇。其他人都沒對上來,呂布心中暗歎一聲,三國真是沒人了。要是再過個十年,沒準諸葛亮能對上來,曹操的那些名士現在都沒什麼來的,比如郭嘉,荀彧,什麼的都不知道跑哪去了,全都是一些無名之輩,可惜了。呂布獲得了第三關的一個自由附加的條件,可以自己和主考官說。第三關更有意思,是考驗人的馬術和眼力,外加智慧。也就是起碼射箭,但是射的不是靶子,而是燈謎,燈謎放在一個可以移動的桶裏,必須在騎馬的過程中把箭上寫好的答案射進移動的桶裏,誰最短時間射的答案又最好,即為獲勝。呂布提出的條件讓評委們大跌眼鏡,他提出的不是降低難度的條件,而是把難度升高了,他提的條件就是躺在馬背上射箭。這個難度又增加了十倍不止。評委們出了一三個燈謎,放在移動的桶裏,一切都準備好之後,比賽就開始了第一燈謎是皇帝從來不上朝,答案是臥龍(由於諸葛亮還沒有出生,這裏隻是指的臥著的龍而已)第二題長江後浪推前浪,打一個成語,答案是**迭起。第三題醉翁之意不在酒,打一個花名,答案是水仙。八百人這三道題都答對且射中的隻有三百五十人。呂布仍然是第一名,因為他不但題目在最短時間答對,而且射箭是躺在馬背上射中的。第三輪的比賽結束了,有三百五十個人獲得了資格進入闖三關的資格。因為呂布前兩輪都是第一名,也沒有要什麼獎勵,因此評委們一致決定,第三輪結束過後,賞賜給呂布金縷衣一件,上等文房四寶一套,以作獎勵。呂布欣然接受。接下來就是更為嚴峻的闖三關的考驗了,呂布那皓月般的眸子閃出自信的光芒,從容的迎接之後的挑戰。(第三章結束了,雖然感覺不是特別滿意,但是本人能力有限,也感覺已經寫出自己的風格了,有時候隻要經曆過就夠了,結果並不重要,感謝讀者們的大力支持,求收藏,求點擊,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