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術,又名機關術,在春秋戰國時期由墨家的創始人墨翟創造而成,繼而推向了頂峰,傳到三國後期,幾乎失傳,他的第六代傳人是一位西方人,他的家位於歐洲西部,稱為尼德蘭國(也就是現在的荷蘭)(文中有些劇情為虛構的,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荷蘭在三國時期可能還不存在,這裏虛構了一部分)這個人叫羅本,因為他機緣巧合,乘船來到中國,碰到了偃術的第五代傳人,這一代的傳人感到自己陽壽將近,又看羅本品性不錯,就把他祖傳的偃術傳給了羅本。偃術最大的作用在於可以服務於百姓,在農業,畜牧業,甚至日常生活中服務於百姓。比如送信,人類日常的基本活動之一,古代一般都用信鴿傳信,但信鴿的耐力是有限的,然而用偃術就不一樣了,偃術學至小成,就可以利用木頭做成鳥的形狀,利用永動機的原理(永動機是不存在的,這裏借用一下)使得小鳥無限飛行,再加上一個小型的錄音裝置,就可以順利把家人和朋友的話儲存在小鳥身體內部,甚至不用寫信。也許讀者會問,你寫了那麼多,主角怎麼消失了?大家不用著急,我寫前麵這些是為了寫後麵的情節做個鋪墊。(這一章的靈感來自本人前段時間玩的一個遊戲,古劍奇譚二,其中就是以偃術為枝幹的).......呂布聽完史官的敘述,感到眼前一亮,目前徐州百廢待興,正需要羅本這樣的人才,為徐州百姓造福。這個史官是呂布找來的,為的就是普及一下偃術的知識和起源。原來前世的呂布玩過一款名為古劍奇譚二的遊戲,這款遊戲的曆史趣味性很濃,甚至可以說是遊戲學習兩不誤。呂布也是突發奇想,問了問在徐州的一位曆史方麵的大儒,呂布特封他為史官,向他學習偃術的起源,由來和發展,並詢問偃術傳人的行蹤,以便請來造福徐州百姓。經多方打聽,得知羅本就住在徐州治下下邳城內,離現在呂布所在的徐州都城彭城很近。呂布決定親自去請,帶了兩個貼身的護衛,呂布便輕裝出發了。呂布騎的是赤兔馬,兩個護衛騎得也是西涼罕見的汗血寶馬,因此不到半柱香的時間,他們便來到了下邳。(一炷香差不多是半個小時,半柱香差不多就是十五分鍾,彭城到下邳差不多可以理解為城區之間的距離,例如豐台區到西城區,最短距離差不多是10公裏,千裏馬一小時差不多走50公裏,因此從彭城到下邳大概需要12分鍾,15分鍾為半柱香的時間,所以說不到半柱香就到了還是比較合理的,實際用的時間應該會比較長,但這裏為了形容馬快,就按照這個標準定義)到了羅本家門口,這是一座古香古色的閣樓,主色調為紫色和金色,喜歡這兩種顏色的人,一般都是高貴典雅,崇尚自由,且充滿想象力的人,羅本身為著名的偃術大師,如果沒有足夠的想象力是不可能的,想象力是創造力的基礎。這座紫金相間的閣樓形狀以圓形,及各種圓弧雕琢而成,這種建築模式是歐洲古典式建築的教科書。由此可見,羅本大師既有豐富的創造力,在其內心深處還充斥著一種傳統。好像兩者很矛盾,但並不是,傳統通常代表著執著,如果一個人創造力很強,但如果一絲執著之心都沒有的話,那這個人注定是無法成功的。因為這種執著之心代表著對目標一往無前的決心,如果做不到的話,也許可以小有名氣,但是要做到名揚天下,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是完全不可能的。呂布和兩名護衛隨著羅本家的管家來到了主廳,羅本正在桌子上擺弄著他的水壺,看到呂布等人進來,用不太標準的漢語說道:呂溫候大駕光臨,有失遠迎,快隨便坐,呂布笑道:大師嚴重了,叨擾大師了,請。呂布剛要坐下,卻見桌子上的水壺冒起了煙,這當然不能成為吸引呂布的接口,奇怪的是,這個水壺下麵沒有火,而是泡在一個微型的水池內。呂布問道:敢問羅大師,這個水壺為什麼沒有火卻可以燒開?羅本笑道,溫候可知道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論。呂布傻眼了,前世呂布上學對這方麵雖然也知道一些,但是那麼長時間過去了,早就忘了,於是尷尬的說道,布才疏學淺,請大師指點。(關於不用火燒水這個小故事也是虛構的,為了劇情需要,但我會把文字組織的很合理,請讀者放心)羅本微微一笑,不慌不忙的說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相生相克,包含於五行之中,五行互相依賴,也互相克製。相生規律:金生水(例如大地中蘊藏著豐富的水源)水生木(例如樹木要用水滋養)木生火(例如木材可以借助火越燒越旺)火生土(例如物體在燃燒為灰燼之後,灰燼便是土)土生金(大山中尋寶會挖出金子)相克規律:金克木(鋒利的金屬可以砍斷木頭)木克土(樹木可以吸收土壤的養分)土克水(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土可以防水)水克火(水可以滅火)火克金(火焰可以冶煉金屬)我的壺是木頭做的,水可以韻養它,木生火,我再運用一些特殊的手段,我這個木壺就可以借助連環相生的手段把水做開。呂布恍然大悟,對羅本道,先生高明,道法也是高的沒有邊際了,布受教了,今日前來,就是想請先生出山,用無雙的偃術造福百姓,布雖為一州之牧,卻眼見徐州百廢待興,百姓流離失所,布深感痛心,願先生可以略盡綿薄之力,解百姓於倒懸,說著,呂布深鞠一躬。羅本嚴肅道,溫候大義,世所罕見,我幾乎被你說服了,然而我自由自在慣了,不想受約束,也不想當官。呂布擺手笑道,這點大師放心,你在軍中不受任何約束,隻是名譽上我呂布的客卿罷了。先生可以在軍中隨心所欲的發揮自己的才能造福百姓,不知羅大師意下如何?羅本點頭道,如此便恭敬不如從命了。呂布等四人一同回到了彭城.......徐州在陳宮和羅本兩人的共同治理下,三年之後,徐州大治。雖然功勞主要都是羅本和陳宮的,但呂布之名,也是天下皆知。徐州百姓甚至編成歌謠,羅大師,造神物,百姓吃喝兩不誤,陳軍師,勤治理,百姓生活都滿意。呂溫侯,大英雄,舉賢任能數第一,從此徐州桃花源,救世之主奉先替。(第三章順利完成,這章總體來說主要寫如何請到羅本,治理方麵沒怎麼詳細寫,我決定接下來的兩章主要寫如何和女主見麵,戰爭場麵等迎回女主之後詳細寫,謝謝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