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森林的“霸王”

通常,人們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把螞蟻置於死地,可是生物世界中大名鼎鼎的劫蟻,卻是熱帶森林裏所向無敵的“霸王”。

100多年前,在亞馬孫河畔的拉脫維娜農場,發生了一場驚心動魄的人蟻之戰。一個夏日的早晨,場長西蒙接到警察局的通知:有一個長約10公裏、寬約5公裏的褐色劫蟻群,正在向這裏湧來。西蒙讓工人們作好隨時撤離的準備。然而,大家不願離開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堅決要求留下來與劫蟻大戰一場。

西蒙和各耕作隊的隊長用了整整一天時間,製定了詳細的作戰方案。這時,曠野裏已充滿蟻群迫近的跡象:大群鳥兒驚慌地鳴叫著,向亞馬孫河對岸飛去;凶猛的美洲豹和它們的捕食對象——猴子,一起四處逃竄……第三天早晨,望哨發出了警報。1小時後,蟻群走近了,那是一隻隻有半個拇指大的劫蟻。它們走到排灌溝前,一隻疊一隻,像疊羅漢似地疊起了近2米高的蟻牆,然後上麵的劫蟻居高臨下地跳下去。劫蟻紛紛跌落在溝水中,被抽水機抽上來的水流衝進了亞馬孫河。

近中午的時候,蟻群停止進攻,全部後撤了。可是,太陽剛偏西一點兒,它們帶著許多樹葉又卷土重來。一些劫蟻剛爬上樹葉,另一些劫蟻就把樹葉拖下水去。樹葉成了蟻群的“登陸艇”。一時間,千“舟”競發,無數“登陸艇”向居住區開來。然而,區區樹葉怎麼抵擋得住強大水流的衝擊,它們被掀翻,卷走了,成堆的劫蟻葬身於亞馬孫河。

夜晚,蟻群又停止了進攻。熱帶的晚風是很猛烈的,天快亮時,給抽水機供電的電線被大風刮斷了。這時,蟻群又開始了新的進攻。由於抽水機斷電,水抽不上來,一段排水溝迅速幹涸了。劫蟻乘機湧了過來。人們迅速退到耐火材料溝後麵,馬上把汽油灌進溝裏,並點起火來。湧過來的蟻群,被熊熊大火所嚇退……西蒙突然想到,農場裏的汽油隻能連續燃燒兩天時間,隻好打開大水閘,讓亞馬孫河的水衝進來,將可惡的蟻群淹死。但控製大水閘的開關在火牆外300米的地方,那裏是劫蟻的天下。西蒙決心冒這個風險。他挑選了3個身強力壯的小夥子,並和他們一起“武裝”起來:在緊身衣褲外麵穿上密封服裝,戴上頭盔和手套,穿上幾重襪子,再穿長統靴子。

人們用土在火焰中壓出一個小缺口,“飛毛腿”勞斯箭似地穿出火牆,在“褐色海洋”中飛奔向前。隻用了兩分半鍾,勞斯已跑到控製大水閘的開關那裏。這時,劫蟻已爬滿他的全身。他迅速扳動控製樞紐,直至把閘門全部打開。勞斯開始往回跑了,他猛然感到有一隻劫蟻已鑽進防護衣。眼看離人群隻有30米了,那隻可惡的劫蟻已咬穿幾重內衣,在他的背上接連咬了幾口。勞斯終於暈倒在地。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西蒙和兩個小夥子同時衝出去,把他救了回來。

勇敢的勞斯被救醒了。他和夥伴們坐在小木船上,望著淹死在大水中的千千萬萬隻劫蟻,感到非常高興。

劫蟻為何這麼厲害呢?因為這種昆蟲是吃葷的,而且總是集成大群,四處流浪和遊獵,因而毒蛇猛獸都隻能退避三舍。

蝴蝶遷飛的三大謎

據文獻記載,最早發現蝴蝶漂洋過海的是航海家哥倫布。他在環球旅行的途中,發現成千上萬隻蝴蝶結隊從歐洲飛往美洲。據統計,全世界曾有200多種蝴蝶,發生過上千次遷移飛翔。

蝴蝶為什麼要遷飛?這是第一個謎。

有的昆蟲學家認為,昆蟲遷飛是為了逃避不良的環境條件,是物種生存的一種本能行為。它與遺傳和環境條件有關。他們提出兩種假說:

第一種假說認為,遷飛是昆蟲對當時不良環境條件的直接反應,如食物缺乏,天氣幹旱,繁殖過剩,過分擁擠等等。如大菜粉蝶在成蟲羽化的時候,如果它寄生的植物不能為它提供較佳的食物來源,它就會遷飛,去尋找合口的美味。相反,如果它寄生的植物已能滿足它的需要,它就不遷飛了。

第二種假說認為,某些環境條件的變化,影響到昆蟲的個體發育,致使昆蟲發育成為一種遷飛型的成蟲。這些遷飛型成蟲往往在形態、生理狀況和行為方麵與居留型成蟲有明顯的不同。他們發現,光照周期、溫度、種群密度、食物條件的不同,都會使成蟲在生理和飛行能力上產生明顯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