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人類認識史,便是一部人類思想不斷解放的曆史。其發展軌跡無疑是循著否定之否定規律,由混沌走向清澈,由低級走向高級的。
人類的實踐是不斷向前發展的,作為實踐產物和指導思想的人類認識便不可能永遠停留在固定不變的層麵上。倘在某一點滯留過久,落後於實踐甚或阻礙實踐,便需要打破這種僵局,需要解放。
階級的親緣並不能絕對保證思想的親緣,思想的親緣,也不能絕對保證思想認識的一致。
改變一種社會製度需要解放思想,使某種社會製度發展和完善也需要解放思想;不同的階級和群體間有解放思想的問題,相同的階級和群體內同樣有解放思想的問題,隻不過解放思想的方式和力度不同而已。
馬克思主義相對於資本主義思想體係是決裂揚棄意義上的解放思想,毛澤東思想相對於馬克思主義是繼承意義上的解放思想,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是在全麵繼承和深刻反思、開拓創新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意境基礎上的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似應包括三層含義。其一,為業已存在,並被某段實踐證明是正確且行之有效,但後來被斥為錯誤誣為反動因而被打入牢籠的思想理論平反昭雪,恢複名譽,且用之於實踐。其二,廢除認識上有偏差,且實踐已經證明是過時的錯誤思想理論。其三,創造一種使正確新穎的思想理論能自由產生、發展、傳播和應用,而“左”的和右的思想理論難以產生和彌漫的社會機製。解放思想,在以上意義上需要不斷進行。
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提出,是10多年來堅持不懈解放思想的成果,是衝破“左”傾和右傾思想,特別是“左”的僵化思想的阻撓和束縛,順應中國曆史發展的要求,銳意創新,在實踐基礎上開拓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的成果。
十四大的召開,新的理論體係的確立,為思想解放運動增添了輝煌的一筆,可慶可賀。但是,應當清醒地加以認識的是,解放思想並沒有也不可能就此打上休止符。
人類的實踐活動永遠不會完結,人類的認識活動永遠不會中止,思想解放便永遠沒有結束。尤其在我們這樣一個受封建主義統治兩千多年,思想觀念龐雜,經濟落後,一切都在摸索中前進的國家來說,思想解放的任務就更加艱巨。從某種意義上說,今後解放思想的任務將更為繁重。其艱巨性就在於,掃除“左”的僵化的思想需要付出堅持不懈的努力,而且隨著這項工作的深入,會遇到更深層更隱蔽更內化了的“左”傾思想和觀念,會遇到反“左”者自身不自覺地攜帶的一些陳舊觀念和思維方式的影響和阻礙,會遇到實踐的各種挑戰。
艱巨則艱巨矣,但越是艱巨越要去做。要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十四大精神,把黨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貫徹到底,就必須全麵深入地學習和貫徹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學習和運用關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全黨上下、全國上下來一次換腦筋,徹底拋棄“左”的僵化思維模式和習慣,從“姓資”“姓社”的思維定勢中掙脫出來,與陳舊的思想體係揮別,造成有利於我國經濟迅速發展與社會全麵進步的意識氛圍。
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改革開放和建設事業的成敗,最終取決於解放思想的廣度和深度。或者說,中國的希望在於不斷地解放思想,以理論的進步和意識的升華推動實踐的深入。
(載《寧夏宣傳》199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