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認為,世界上不存在絕對正確的事物,人們隻能認識真理,接近真理,但永遠也無法窮盡真理。整個物質世界的發展是如此,一種思想,一種理論的發展也是如此。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是我們黨在總結各社會主義國家和我國幾十年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麵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的,它對於幫助我們正確認識我國的國情,並在此基礎上製定我國的發展戰略和各項方針政策,對於鼓舞人民腳踏實地,艱苦創業,進一步搞好改革開放和建設都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這一理論的提出,還很不完善,且帶有一定的負效應。我們所說的負效應,指一部分人因對理論認識上的局限性或者錯誤理解而造成的消極影響。
那麼,初級階段理論的負效應到底有哪些呢?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容易被一些官僚主義者和無能之輩作為辯護詞和擋箭牌。在他們看來,工作搞不好,以權謀私等,統統都是“初級階段”必然存在的現象。上級的批評,群眾的不滿,都被他們用“初級階段”為借口,輕輕抹了過去。第二,容易造成人們思想上的鬆懈。我國是一個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國家,但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與我國的地位極不相稱。我們應當奮起直追,搞好改革、開放,加快建設步伐。但如果認為反正是初級階段,不能跟發達國家相比,發展速度自然可以慢一些,那就會產生一種惰性,貽誤我國各項事業的發展。第三,少數人將初級階段理論庸俗化了。初級階段理論有其特定的含義,研究它,宣傳它,應當有科學的態度。要真正把握它的精髓,而不能隨便把什麼理論都貼上“初級階段”的標簽,初級階段理論的研究不能代替其他理論的研究。如果不堅持這一原則,一味圖新鮮,趕時髦,很可能陷入形而上學的泥淖。第四,容易造成人們的悲觀心理。認為幹了幾十年,還是初級階段,因此產生失望和不滿情緒。過去我們把建設共產主義看得太容易了,大家對美好生活的期望值很高,現在我們宣布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而且須經曆100年時間,這無疑在部分群眾中引起了心理震蕩,弄得不好,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誰優誰劣的問題會被重新提出來,引起思想上的再度混亂。
當然,初級階段理論的負效應與它的積極意義相比,是次要的。我們既不能否認它,回避它,也不能誇大它,渲染它,而應當積極消除它。
降低和消除初級階段理論的負效應,應當注意糾正兩個方麵的問題,一是理論的不完備,二是人們認識的偏差,即絕對化傾向。
首先,要加強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研究,對這一理論作出科學的界定,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政治經濟特征、主要矛盾、主要任務、發展規律等作出科學的表述。在研究中,不能文過飾非,應當嚴格按照實事求是的精神辦事。不能用初級階段理論的研究取代其他問題的研究,更不能把正在探索的理論凝固化、絕對化。隻有這樣,才能有效地保證這一理論不被誤解,不被附加,不被濫用。
其次,要糾正人們的認識偏差,改變絕對化思維習慣和方式,人類思想的寶庫,是不斷積累充實的,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也是如此。一種新理論的產生,既有對舊理論的揚棄,也有對舊理論的繼承和吸收。不能一提初級階段,就把過去正確的認識也推翻了,也不能要求一種理論完美無缺。要引導人們辯證地看待曆史和現實,用積極的態度去接受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消除消極因素對人們思想的影響。隻有解決好這兩方麵的問題,才能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負效應降低到最低限度。
(載1988年7月20日《寧夏社科簡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