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理論隊伍的狀況如何呢?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人數少,年齡構成不太合理,素質有待提高。缺乏學術帶頭人,尤其是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力量分散,研究現實問題的積極性不太高。我區理論工作者約400多人,包括專職社會科學研究人員、黨校教員、大中學政治課教師、宣傳理論工作者等。這400多人中年紀較大者居多,約占45%,剛走出校門或走出校門不久的大學生為數也不少,約在40%左右,而真正功底較深,年富力強,正在出成果旺盛期的中年理論工作者較少。老年理論工作者存在知識陳舊,而又長期得不到更新的問題。青年理論工作者雖極富熱情,但因功力欠深,知識麵狹窄等問題,還處在鍛煉提高的過程中。我區理論工作者所遇到的困難,比沿海發達地區的理論工作者更多,比如信息閉塞、資料缺乏、進修困難等等,因而水平的提高受到許多限製。不論馬列主義水平、基礎理論知識、調查研究能力,還是改革的意識、研究現實問題的熱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適應。
我區理論隊伍的組織工作也比較落後,橫向聯係不夠緊密。一般是各自為戰,或三兩人協同,最多是搞本單位的協作,跨地區跨單位跨學科的聯合研究不夠。學會工作不夠理想,全區目前有近40個社會科學方麵的學會,但有相當一部分有名無實,隻掛一塊牌子,不工作不組織活動不出成果。有的甚至幾年無聲無息,連年會也懶得開,有的也僅限於每年開一次會,吃吃喝喝拉倒。學會內部的管理十分混亂,理事不理事,負責人不負責。會員的入會、退會等幾乎停頓。有些人入會極不嚴肅,見學會就入,似乎是路路通,什麼學科都懂,什麼研究也能搞,紅皮會員證不斷增多,文章卻不見一篇。針對上述情況,筆者以為,我區目前應抓好以下幾方麵的工作:
第一,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提高理論工作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我們這樣一個文化落後的國度裏,理論工作者及廣大知識分子的責任十分重大。總結改革的經驗,探尋改革發展趨勢的主要任務,應當由廣大理論工作者來承擔,這是義不容辭的。任何畏難、退縮、猶豫、動搖和麻木不仁,都是對曆史和現實不負責任的態度,更是對黨和人民不負責任的態度。過去我們常常抱怨沒有發揮特長的機會,特別是“文化大革命”,使廣大理論工作者幾乎喪失了探討問題和發表意見的權力。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們黨撥亂反正,恢複了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斷解放思想,為理論工作者創造了一個大顯身手的環境。改革呼喚著大量理論人才的湧現,也期待著理論工作者在各自的崗位上,在各自所從事的研究領域裏創造出輝煌的業績。我們不應當辜負時代,要有為真理獻身的精神。理論探索需擔風險,研究現實問題,尤其是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問題,更要擔風險。但唯其是一項艱巨的有一定風險的事業,才需要有識之士去開拓。所以,作為一個有骨氣有愛國心的知識分子,一個受黨教育培養成長起來的理論工作者,應當拋棄患得患失的思想,走出象牙之塔,大膽地、滿腔熱情地置身於現實生活的洪流之中,去研究改革的理論問題,諸如舊體製的弊端、新體製的構想、商品經濟理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等等。同時,要解決人們的思想認識問題,幫助人們正確認識改革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暫時利益和長遠利益、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結合起來考慮,幫助人們正確地理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及其兩個基本點,堅定改革的信心和決心,為改革創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