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在江都市政府委托的橫向課題“改革和完善江都市麵向三農的傳播服務”實證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完成的。該課題2009年6月立項,課題研究目的是為進一步了解江都市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在經濟、法律、健康、科技、公共文化、宗教等領域進行對農傳播服務的曆史及現狀,通過調查江都市及有關鄉鎮各相關職能部門對農傳播的曆史、現狀及采取的各項措施,了解各部門在對農傳播中成功的經驗及仍存在的問題,為下一步改善江都市政府及職能部門對農傳播服務狀況提供決策依據。

該課題立項後即組建課題組,成員為:崔效輝副教授、鄭欣副教授、費愛華博士、李豔明老師以及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碩士研究生陳楚潔、袁夢倩、孫鳳、薑元元、王英、李冬梅、李雯、曹甜甜、唐莉莉、張春琳等同學。從2009年7月開始,課題組成員曆經半年多的時間,分別經曆了預調查(2009年7月上旬);正式進入村莊調查(村幹部、村民深度訪談、參與觀察)(2009年7月下旬至8月下旬);市級、鄉鎮有關部門及相關人員深度訪談,獲取相關檔案資料與文件等(2009年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第二輪市級、鄉鎮有關部門及相關人員深度訪談,補充回訪,獲取相關檔案資料與文件等(2009年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第二輪村幹部、村民深度訪談、參與觀察(2009年12月上旬至2010年1月下旬)等5個階段的實地調查與資料收集工作。

在此資料收集與文獻研究的基礎上,選取了傳播學視角對鄉村治理進行了研究,並以此作為本書選題。本書的寫作人員分工如下:

第一章:蔣旭峰;第二章:崔效輝、蔣旭峰;第三章:蔣旭峰、袁夢倩;第四章:蔣旭峰、陳楚潔、張春琳;第五章:蔣旭峰。

全書的思路框架、章節梳理、修改工作由蔣旭峰完成。

感謝江都市政府特別是原江都市市長丁一先生及副市長袁中飛先生對於本課題立項與研究的大力支持。同時也要感謝江都市委宣傳部、廣電局、文化局、農林局、農工辦、經發委、發改委、勞保局、衛生局、疾病預防控製中心、世代服務中心、計生委、科技局、法宣辦、信訪局、司法局、統計局、檔案局、民宗局、統戰部,以及大橋、丁溝、小紀、武堅、浦頭等鎮宣傳科、鎮文化站、農機科、司法所、法律服務所、農業協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部門領導與工作人員所接受的訪談及提供的資料。更要感謝的則是江都市農村接受入戶調查的若幹默默無聞的村幹部與村民。沒有你們的支持與配合,就很難完成本課題以及本書的資料收集與實地調查工作。

感謝課題組的成員:崔效輝副教授、鄭欣副教授、費愛華博士、李豔明老師以及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碩士研究生陳楚潔、袁夢倩、孫鳳、薑元元、王英、李冬梅、李雯、曹甜甜、唐莉莉、張春琳等同學在會議研討及資料收集過程中所提供的幫助。

感謝南京大學社會學院院長周曉虹教授,沒有他的熱情鼓勵與督促、精心指導與修改,就不可能完成本書的寫作。還要感謝南京大學社會學院的諸位教授,他們是鳳笑天教授、張鴻雁教授、彭華民教授、成伯清教授、陳友華教授、朱力教授、張玉林教授、賀曉星教授,以及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潘知常教授,沒有你們寶貴的意見與善意的批評,就很難有本書的最終定稿。

最後還要感謝浙江大學出版社責任編輯李苗苗小姐,以及為本書的寫作與出版做出貢獻的每一位人士。

蔣旭峰2011年7月12日於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