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英〕安東尼·吉登斯:《民族——國家與暴力》,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版。
[130]〔美〕保羅·萊文森:《數字麥克盧漢——信息化新紀元指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
[131]〔美〕彼得·M·布勞:《社會生活中的交換與權力》,李國武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版
[132]〔波蘭〕彼得·什托姆普卡:《信任——一種社會學理論》,中華書局,2005年版。
[133]〔英〕布賴恩·麥克奈爾:《政治傳播學引論》,新華出版社,2005年版。
[134]〔美〕大衛·阿什得:《傳播生態學:控製的文化範式》,華夏出版社,2003年版。
[135]〔美〕戴維·伊斯頓:《政治生活的係統分析》,華夏出版社,1989年版。
[136]〔美〕Dennis McQuail,Sven windahl著,楊誌弘譯:《傳播模式》,台北正中書局,1996年版。
[137]〔美〕杜讚奇,《文化、權力與國家》,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8]〔美〕費正清主編:《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國社會出版社,1990年版。
[139]〔美〕弗裏曼、畢克偉、賽爾登:《中國鄉村,社會主義國家》,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
[140]〔美〕弗蘭西斯·福山:《信任——社會道德與繁榮的創造》,遠方出版社,1998年版。
[141]〔法〕H.蒙德拉斯:《農民的終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版。
[142]〔美〕亨廷頓:《第三波——20世紀後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聯書店,1998年版。
[143]〔美〕黃宗智:《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中華書局,1986年版。
[144]〔美〕黃宗智:《長江三角洲小農家庭與鄉村發展》,中華書局,1992年版。
[145]〔美〕J·赫伯特·阿特休爾:《權力的媒介》,華夏出版社,1989年版。
[146]〔澳〕J·P·福加斯:《社會交際心理學——人際行為》,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
[147]〔美〕加布裏埃爾·A·阿爾蒙德、小G·賓厄姆·鮑威爾:《比較政治學:體係、過程和政策》,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版。
[148]〔美〕凱瑟琳·霍爾·賈米森、卡林·科洛斯·坎貝爾:《影響力的互動:新聞、廣告、政治與大眾媒介》,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4年版。
[149]〔美〕科恩:《論民主》,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
[150]〔美〕柯克·約翰遜:《電視與鄉村社會變遷:對印度兩村莊的民族誌調查》,中國人大出版社,2005年版。
[151]〔美〕萊斯利·P·斯特弗:《教育中的建構主義》,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152]〔法〕勒龐著:《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中央編譯出版社,2000年版。
[153]〔美〕林南:《社會資本——關於社會結構與行動的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54]〔美〕羅伯特·W·麥克切斯尼:《富媒體窮民主——不確定時代的傳播政治》,新華出版社,2004年版。
[155]〔美〕羅德裏克·麥克法誇爾:《文化大革命的起源》,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56]〔美〕馬克·E·沃倫:《民主與信任》,華夏出版社,2004年版。
[157]〔加〕馬歇爾·麥克盧漢:《理解媒介》,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
[158]〔美〕邁克爾·曼:《社會權力的來源》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59]〔美〕米格代爾:《農民、政治與革命:第三世界政治與社會變革的壓力》,中央編譯出版社,1996年版。
[160]〔美〕明恩溥:《中國人的德行》,金城出版社,2005年版。
[161]〔英〕莫裏斯·弗裏德曼:《中國東南的宗族組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62]〔德〕尼克拉斯·盧曼:《信任——一個社會複雜性的簡化機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63]〔英〕尼古拉絲·阿伯克龍比:《電視與社會》,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版。
[164]〔美〕帕特裏克·貝爾特:《二十世紀的社會理論》,譯文出版社,2002年版。
[165]〔美〕皮帕·諾裏斯:《新政府溝通——後工業社會的政治溝通》,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