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連珠
創造世界第一、創造人類奇跡是蘇聯的目標。當時的蘇聯,在空間技術上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從1971年到1983年,蘇聯一鼓作氣連續將7座“禮炮”號空間站送上天,在太空綻放出一朵又一朵的“太空禮花”。
“禮炮-1”~“禮炮-5”號空間站重量約19噸,內部空間90立方米,兩邊各有一組太陽能帆板。它們執行過大量的軍事任務,給冷戰時期的美國增加了很大的壓力。
1974年6月25日4時15分,“禮炮-3”號在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禮炮-3”號重18.5噸,長14.55米,寬4.15米,加壓體積90立方米。“禮炮-3”號曾接待過“聯盟-14”號、“聯盟-15”號飛船。
“禮炮-3”號是第一座相對於地球表麵保持恒定方向的空間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空間站裝入了一台約40萬千瓦的姿態控製發動機。“禮炮-3”號測試了各種偵察傳感器,將許多重要的軍事目標和軍事通信信號一網打盡。1974年9月23日“禮炮-3”號將一個神秘物體釋放,過了幾天時間後又重新收回。蘇聯首先掌握了太空施放和回收技術。
據絕密消息稱,“禮炮-3”號上有一門自衛炮。1975年1月24日,宇航員操作一門火炮,瞄準了500米至3000米的衛星。開炮!太空中的炮彈幾乎不會受到地球引力的影響,基本不會形成拋物線;沒有空氣摩擦,完全按照射擊時的速度飛行。由於沒有空氣,火炮射擊時隻見火光,聽不見爆炸聲。宇航員確定目標衛星在測試中被摧毀,穿透力和爆炸力非常強。幾天內,宇航員一共進行了3次射擊試驗,都非常成功。
“禮炮-3”號的有效載荷還包括:一台“阿加特-1”照相機,分辨率優於3米外麵有一個遮陽板;裝備了全景照相機、地形照相機、星光照相機、100米分辨率的紅外照相機。1975年1月24日,“禮炮-3”號重返大氣層燒毀。
“禮炮-4”號空間站於1974年12月26日4時15分升空。它重18.5噸,長15.8米,寬4.15米,居住體積90立方米,太陽能帆板麵積60平方米,太陽能電池陣列3座,電力4千瓦。“禮炮-4”號一般運行在近地點168千米,遠地點219千米軌道傾角51.6°的軌道上,軌道周期89.1分鍾,在軌道時間770天,載人飛行 92天軌道數12444圈,飛行距離5.0477億千米。有時也運行在近地點335千米,遠地點360千米,軌道傾角51.6°的橢圓軌道上。
“禮炮-4”號基本上是“禮炮-3”號的孿生兄弟。它雖然命運多舛,但也取得了圓滿成功。1975年1月11日21時43分,“聯盟-17”號飛船發射,蘇聯宇航員格奧爾基、格列奇科、阿列克謝進入空間站工作,進行了天文試驗。“禮炮-4”號安裝了2架“原聲-1”X射線太陽望遠鏡,以及光學傳感器,分別安裝在空間站外的“貓頭鷹”X射線探測器上,由空間站提供電源。宇航員對“天鵝座X-1”星球觀察了幾次,發現了一些天文學上的奇怪現象。1975年2月10日11時3分,宇航員降落在切利諾格勒東北110千米的大草原上。
“聯盟-18”號因故推遲發射。1975年5月24日,蘇聯宇航員彼得·克利穆克、維塔利·季亞諾夫搭乘“聯盟-18”號飛船入住空間站。兩位宇航員停留了62天,他們進行了密集的體能訓練測量、太空蔬菜育種、太陽觀測、地球表麵照相等。7月26日,返回艙降落在阿爾卡雷克以東56千米的降落場,宇航員安然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