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時光的筆記(前傳)(1 / 3)

別名:新時代

前言

本來這個故事是要單獨寫本書的,但是本人實在文學底蘊簡陋,文采不飛揚,才華不橫溢,所以打消了長篇小說的念頭,把他改為了《荒誕決》的其中一集。其實‘時光的筆記’這個故事創作的是在這本書之前,這應算是我人生所創的第一頁小說,隻是現在才有了倆書合二為一的想法,所以將其列為第十一集。

借於昨日的一個真實夢境為藍圖,那晚我不夜不眠小試牛刀。一篇亂文;信筆揮來,見笑!先聲明我寫的不是重生或穿越,而是時光倒流喔~

(第一回):航海日誌

次日清晨,天空的濃雲已散去多時,東升的太陽才劃過海岸線努力著炫耀自己的光芒,淡淡微光刺透了白雲卻沒有一絲暖意。颶風過後的大西洋海麵還是依舊波濤洶湧,海浪伴隨著陣陣的呼嘯聲時起時伏,一層高於一層,仿佛要喝掉水中的一切生物與船舶,甚至是這處於海天線上的朝陽。對於常在海上的人來說大海的憤怒永遠都是可以吞天噬地的!

熱帶地區是一個熱帶氣旋和熱低壓頻發的地帶,它們隨著時間增長風力德加強就會滋生為熱帶風暴,甚至更嚴重的颶風。但在現如今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它們的在成長的初期階段就會被各個氣象局給鎖定,分析、彙總、預報、發圖給該範圍內的所有船舶。

唯獨例外的是昨天距離非洲好望角200海裏外的南大西洋東部,一個毫無預兆性無端生起的一個颶風卻沒有被發現,引起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海難,我們的故事也就從這裏開始了。

一艘用於打撈作業的巨大工程船和數條白色快艇像幾片樹葉一樣搖擺在波浪中。空中還有倆架搜救用的直升機,巡視著整個海麵,則像是秋天即將飄落的楓葉。由於颶風的突然襲擊而卷沉了一艘遠洋貨輪,他們正在打撈沉船也試圖著搜救可能幸存的海員。

“德雷克先生,這是一艘長300多米的遠洋散貨輪,初步認定沉船原因是,船舶強度最差的船中部位當時正好位於湧浪的波峰與波穀之間,瞬間加強了船舶的扭力和剪力,導致船舶在船中部位折斷。”一位年輕的工作人員彙報道,他身上已被海浪和雨水給濕透了。

德雷克是一位已年過六旬的老人,典型的西方絡腮胡已全部花白,但依舊是肩寬健朗身材魁梧,不難看得出年輕時他是位驕勇善戰的軍人。生於希臘,現在擔任歐盟的海事調查局長官。“現場情況調查的如何”老者問。

“目前在沉船中發現了26具年齡不等的男性屍體,可根據情報部與此輪的船東公司聯係,確認船上應該是27名中國籍船員。已派潛水員和直升機在附近的海域徹底搜索過了,仍未發現那名失蹤者”年輕人繼續彙報。

“少一名?難道還活著逃離了?...不太可能,這麼大的颶風,母船的都頂不過,救生艇與救生筏更不會有希望了,不淹死也凍死了。...還是遇難者被颶風帶走了?....”老長官深思了片刻後又吩咐道:“先派人徹底搜索沉船,找出母船的黑匣子或是其他線索”。年輕的工作人員應聲離開。

一個時辰過後,年輕人急匆匆的跑回來,手裏拿著一本濕透了的黑色文件,“長官,黑箱子已打撈上來,情報組正在回收數據,您看,這是剛剛發現的沉船上的《航海日誌》,雖然泡了海水,但是上麵記錄還是能夠看清”。

《航海日誌》是船舶每日航行動態、位置信息、海況詳情等等的實際記錄,也是任何事故與海損後的法律依據;左頁記錄著航向航速氣象等數據資料,右頁記錄的是每一小時船舶所經的海域甚至詳細到了經緯度,此外還有一項重大記事欄,顧名思義是海難、海盜或是人員傷亡等大事件的記載,如有發生由船長親手記錄。

老德雷克接過來《航海日誌》,仔細地頁頁翻看著,最新的記錄2014年12月25日,也就是風暴發生的昨日。左頁:航向航速不定,惡劣性陰天、無征兆的12級風(西方稱颶風,中國稱台風),右頁:隻是GPS每小時的經緯度。但這頁的重大記事欄確有著字跡潦草的英文記錄,看來是在沉船前匆忙記下的。暗暗的默讀起,瞬間將老德雷克帶回了昨日可怕的黑暗之中。

(第二回):暗渡陳倉

以下是《航海日誌》重大記事欄的內容:

[我是本輪的二副,按理說重大記事欄不是由我來記的,但是現在船長他不在了...

因為是值夜裏班所以我上午睡了一覺,中午剛從床上睜開雙眼,就聽到窗外一片交雜,風聲、雨聲、雷聲還有船舶搖擺的聲音,看來是下暴雨了。

洗刷過後準備去吃午飯,我住在最頂樓,而餐廳是在一樓,我一路下來卻不見其他任何船員,走廊裏死一般的寂靜,我並沒有在意,當進入廚房時才感到一絲的不妥,因為本該在廚房忙碌的廚師和服務生也不見了,詭異的氣息開始籠罩著我。

還好飯菜是做好了還熱乎著,我匆忙吃了幾口,食物下肚後奇怪的胃裏卻沒有任何感覺。都說飯後一支煙賽過活神仙嘛,我拿出一根香煙,剛打著了火機,卻被一陣寒風吹滅了,也刺骨的吹進了我的背脊。

我回頭看去,原來是餐廳通往後甲板的水密門沒有關勞。室外是,風助浪勢浪借風勢,風中帶著白沫浪花透過門縫更擠進來。我走到門前看了幾名水手在船尾的甲板上,由於大風浪他們正在匆忙著進行邦紮係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