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北部的帕爾斯奇湖北邊,有一個僅1平方千米的圓形小島,當地人稱之為火炬島。
據傳,當年把火種帶給人類的普羅米修斯準備返回天宮時,順手將已經沒用的火炬扔進北冰洋,而火炬的一端並沒有沉下去,露在水麵繼續燃燒,最後形成一個小島。
這個有著美麗傳說的小島,卻有一個可怕的名聲,人一旦踏上小島,就會自焚起來。
18世紀中期,有幾個荷蘭人來到帕爾斯奇湖。當地人再三叮囑他們不要去火炬島。有位叫馬斯連斯的人不信這個邪。
他想,帕爾斯奇湖在北極圈內,在那裏燒堆火都很困難。他固執地邀了幾個同伴去火炬島,尋找所謂印地安人埋葬的寶物。
他們一行來到小島邊,同行的人想起來土著的忠告,突然害怕起來,乘船返回。隻有馬斯連斯一人繼續奮力前進。
就在馬斯連斯登上小島後不久,同伴們偶一回頭,突然看到一個火人從島上飛奔而出跳到湖裏,這人正是馬斯連斯。
他們劃向前去,隻見水中的馬斯連斯還繼續燃燒,最終死去……
1984年,薩斯喀徹溫省普森理工大學教授伊爾福德組織了一個考察組前往火炬島考察。之前,他們進行了分析,認為人體自然可能是一種電學或是光學現象。
但組裏的哈瓦平利教授持反對意見:島上草木鬱鬱蔥蔥,還有飛禽走獸。
為了安全起見,他們穿上了特別的絕緣耐高溫服裝,上島後未發現異常。然而,就在兩個小時的考察即將結束時,萊克夫人突然說她心裏發熱,腹部發燃。
伊爾福德立刻叫大家迅速從原路撤回。
回撤路上,走在最前麵的萊克夫人突然驚叫起來,循聲望去,隻見陣陣煙霧從萊克夫人的口鼻中噴出來,接著就聞到了一股燒焦的肉味。
後來,伊爾福德教授回憶此事說:“萊克夫人一開始走在隊伍的最前麵,我們並沒有發現任何異常,燃燒是漸漸發生的,那套耐高溫衣服完好無損,萊克夫人卻化為灰燼。”
4年後,加拿大自然科學院的阿馬爾博士再次冒險前往火炬島考察,他也未能逃脫厄運,此後,美麗的小島被罩上了一層神秘而恐懼的麵紗。
加拿大物理學院的布魯斯特教授說,自燃現象是人體內部的原因造成的。
伊爾福德反對這種意見,他認為這是外部原因所致。
此後,從1984年到1992年,共有6個考察隊前往火炬島,每次都有人喪生,當地政府嚴禁任何人進入火炬島。
火炬島如今已經人跡罕至,一動不動地坐落在帕爾斯奇湖畔。人們對它依舊允滿著好奇,但卻沒能揭開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