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川,你既然知曉個中道理,為何不上奏朝廷製止此事呢?”頓了半晌,宗澤開口問道。
他這話倒沒有責問高峰的意思,畢竟他還搞不清高峰真正的意圖,如此問也隻是想了解高峰的想法。
高峰苦笑一聲道:“此次大軍北征勢在必行,就算是輸也不能輸在朝堂上,因而,你誰能製止此事?再者,這隻是我一家之言,事情或許並沒嚴重到那種程度,萬一大軍凱旋而歸呢?”
這話倒是不虛,無論麵臨什麼樣的結果,在如此境外況下都不敢出兵,大宋也沒有存在下去的理由了,因而此仗必須要打。至於輸贏就是高峰也無法得出確切的結論,相對來,贏麵還是占多數,大家還是應該樂觀的看待此事。
三人不再多,卻也都抱有僥幸的心理,正如所有大宋君臣那般,都寄望大軍獲勝歸來。是呀,一旦大軍勝了,那結果可不單單是一場勝利,收獲得將是近兩百年來漢人想要的屏障,其意義更加非凡。
高峰自然知曉他的辭隻是一個借口,實際上他知道這次結果是必敗,但他不想在這種不太影響大局的情況下改變曆史,因而才隻是點出一些情況,卻不給出真正的結論。
無論給不給出結論,他都要為下一步的發展做出應對,否則將來勢必落入不可逆轉的境地。
高峰打破平靜,問道:“不知三位大人誰與劉韐劉大人相熟?”
他的話音剛落,宗澤便問道:“你的可是劉韐劉仲偃?”
高峰答道:“正是。”
“他現任河北、河東宣撫參謀官,有些日子沒與他聯絡了,不知子川尋他何事?”宗澤問道。
看來宗澤與劉韐相熟了,高峰毫不隱瞞地道:“我想向他要一個人,不知老宗可否有麵子?”
“你要什麼人?如果太……”宗澤不解地問了起來,卻也不敢把話滿。
隻是不等他完,高峰便打斷道:“這是一個無名卒,名叫嶽飛。”
“嶽飛?”宗澤疑問地看了高峰一眼,他確實沒聽過此人,隻是不知道高峰為何對此人感興趣的,當然,他此時也不便詢問,應道:“那我給仲偃寫封信,如果此人真不是重要人物,相信他會給我這個麵子。”
“那就多謝老宗了。”高峰驚喜地起身感謝。
他確實很驚喜。他手中將才不少,但帥才隻有吳玠、宋江幾人,若能得到嶽飛,其大計又將更進一步,對宗澤自然要多一份感激。
當然,此事來也是陰差陽錯。嶽飛就是在童貫兵敗、劉韐招募“敢戰士”時投得軍,那時他隻是一名分隊長,可沒過多久,因其父親嶽和病逝,他又趕回家守孝,至宣和六年才又投軍,輾轉來到宗澤手下,這才有了後來的輝煌,也就是,他與宗澤的一段軍旅情緣因高峰可能要提前結下了。
高峰的算盤打得很精,此時嶽飛正要投軍,可謂是無名卒,自然沒有人會關注他,高峰就是要利用這個契機把嶽飛收入麾下,或許有一日這個大殺器一出就會令世人皆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