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三個不利(1 / 2)

高峰通曉曆史,自然知道結果,隻是他並沒有馬上發表自己的觀點,他想聽聽那三位的意見。

“童大人攜精兵十五萬,而北遼隻有區區的萬人,而且他們已成驚弓之鳥,兩相對比之下,此行必然大勝。”王師心率先開口,卻也出了雙方的力量對比。

張叔夜深有同感的點了點頭,又看向宗澤。

宗澤也沒有猶豫,聲如洪鍾地道:“此行還有老種在,豈有不勝之理?”

宗澤的老種就是西北種家軍的統領種師道,此時已七十有餘,比宗澤還要大上近十歲,因其功勞卓著,被人尊稱為“老種”。

張叔夜聽了同樣點了點頭,道:“是呀,時、地利、人和全占,若不勝確實不過去。”

完之後,他與宗澤和王師心三人都把眼光瞄向了高峰,當然,他們並不認為高峰能給出一個不同的觀點來,向他看去也隻是出於一種尊重。

高峰出手就把宋江剿滅,可見其能不僅僅在地方的發展上,在軍事上應該也有自己的見解,他們就是要聽聽這番見解。

高峰淡淡的舉杯喝了一口,笑笑道:“看來各位都是認同此行順利了?”

三人點頭,高峰卻道:“我卻有不同的觀點。”

聽到這裏,三人大吃一驚,張叔夜不由得問道:“難道子川認為大軍此行不順?”

豈止是不順,簡直是敗得一塌糊塗,當然,這種話高峰是不會出來的,他依然淡淡地道:“大軍順不順我不知道,但有些事情羅列出來或許會有不同的結論。”

“難道還有不可預測的情況存在?還請子川明言。”張叔夜再次問道。

高峰巡視了三人一眼,明白他們對北方情況的掌握也僅僅限於朝廷的邸報,哪有自己既知曉曆史,又早就派人秘密偵察情況來的細致。

高峰毫不猶豫地講道:“大軍此行有三不利。”

“三不利?”三人齊齊驚呼出聲,似乎對高峰的話不可置信。

“有哪三不利?”宗澤急切地問道。

高峰並不隱瞞,應道:“其一,大軍聲勢浩大,且認定吃定了遼軍,因而有怠慢之心,此為輕敵矣。”

“此話有理!”聽到這裏,張叔夜三人立馬點頭認可,連大宋朝臣都認為此行必勝,大軍又豈能沒有如此想法?他們輕敵自不在話下。

“那其二呢?”一貫穩重的張叔夜也忍不住急切地問起來,高峰一張嘴就到點子上,看來事情遠不是他想的那麼簡單。

高峰接著應道:“其二在遼方。”

“在遼方?”不等高峰完,宗澤便打斷道,“難道遼方還有保留不成?”

遼軍的主要兵力讓金兵消滅的差不多了,守衛燕京的不過萬人,這還是錫帝召募了一些饑民組成的“怨軍”,然後又改成為“常勝軍”的全部,其戰鬥力可想而知,可高峰的在遼方又是什麼意思?

高峰接著解釋道:“自從兒皇帝石敬瑭獻出燕雲十六州以來,此處一直在契丹手中,至今快有兩百年了,當地是有不少漢人百姓,可他們長期生活在那裏,如今更是有了歸屬感,大宋軍過去,要想得到他們的支持卻是千難萬難,這是利遼而不利宋的重要原因;再者,遼人即將覆國,上下必然同心,他們雖然內外交困,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其底蘊還是在的,若想戰勝他們還是要付出一定的代價。”